可是,當密探回來,朱雄英將所有的主意都推給了朱元璋時。
朱元璋也是惱火了。
“這小兔崽子,明明是他出的主意,現在倒好,把鍋甩給咱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李公公,把這個小兔崽子帶到宮里來!”
李公公只好應了一聲。
一炷香的時間后,奉天殿中,朱雄英被帶了進來。
“雄英,說話不算話可不好。”
朱元璋瞧了朱雄英一眼,淡淡道:“你如此欺瞞朝鮮世子,將來若他不肯歸順,那可就難辦了。”
朱雄英這才明白,原來朱元璋一直在關注著這件事。
“爺爺,這是國家之間的事情,怎么能說是欺騙呢?”
朱元璋頓時愣住了。
這倒也是!
國與國之間,本就沒有欺騙這一說。
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
老朱點了點頭,看著站在旁邊的朱雄英,認真說道。
“可是,你憑什么認為朝鮮國的世子,就一定會答應你?”
“他真的要投靠大明了嗎?”
朱元璋問出這句話,自然有他的道理。
只要對方答應,李芳遠心動了,說動了李成桂。
到時候,一切都會如朱雄英所言,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不能說動李芳遠,朝鮮王室不想大明的爵位,到時候事情就不好辦了。
朝鮮國必然會傾全國之力,與大明為敵。
所有的世家大族,富商巨賈,大臣們,都會選擇與大明為敵。
而且,這些人還會蠱惑百姓,讓他們團結在一起!
這樣的力量,將會給大明帶來巨大的麻煩。
大明想要啃下這塊硬骨頭,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掌控朝鮮國,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朱雄英這樣做,落在朱元璋眼里,不過是一場賭博罷了。
你憑什么覺得李氏父子會答應?
朱雄英不動聲色,微微一笑,解釋道:“那個李芳遠是個讀書人。”
“我不得不承認,他在這方面的造詣,超過了大明的很多儒生。”
朱元璋抬起頭,看著朱雄英,眼中閃過一絲深意。
“此話怎講?我大明儒家兩千多年的道統,難道還比不上一個小國世子?”
如果說你們科學教派的人不如他,咱老朱還能認。
畢竟,朱雄英所提倡的科技,對大明也是大有裨益的。
不過,如果說他是朝鮮國的太孫,對儒家的理解比大明的很多儒生都要多。
朱元璋當然不會答應。
這讓老朱很沒面子。
朱雄英卻道:“爺爺,那朝鮮太孫李芳遠,一心為天下蒼生著想。”
“他這次來大明,就是為了學習大明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好讓自己的子民受益。”
“盡管在儒家經義方面,他未必比得上大明的儒生。”
“但是,他對儒家的理解,卻遠遠超過了大明的儒生。”
“在我看來,他的思想,比那些膚淺的經文,更接近儒家的教義!”
朱元璋的思維被朱雄英牽著鼻子走后,便再也出不去了。
也對!
這一點,讓朱元璋無法反駁。
再看看大明的儒生們,不就是為了考個功名,混個官,混個權位嗎?
又有誰會為天下蒼生著想?
為天下蒼生著想,對現在的大明讀書人來說,是一種奢望。
“這么說,你就斷定,他一定會為了朝鮮百姓歸順大明?”
朱元璋皺眉道。
就算是這個原因,也遠遠不夠。
為了天下蒼生而放棄皇權,抱著這種心態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成為皇帝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