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清楚皇帝的心思。
太平盛世,未必不能出一位仁皇。
但像李成桂這樣的起義者,又怎么可能為了天下蒼生,就將皇位拱手相讓?
“也不盡然。”
朱雄英知道瞞不住了,連忙解釋道:“我帶李芳遠去看軍事基地的新裝備了。”
“將大明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一一展現在他的面前。”
“想來,他也不敢和大明硬碰硬吧?”
朱元璋聞言,面色鐵青!
這么機密的事情,你也敢拿出來?
這就跟黃花大閨女把褻衣給陌生人看一樣。
朱雄英見朱元璋還想發火,連忙賠笑道:“爺爺,您別急。”
“這可都是高科技產品。”
“大明發展了十多年,又出了允熥這樣的天才。”
“就算拿出圖紙,他們做出來也得十幾二十年。”
“到時候我們早拿下他們了。”
朱元璋聽了,不由得大吃一驚。
自己這個大孫子,還真是細心啊!
不聲不響,就把一切都搞定了。
而且,對方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照你這么說,大明就等著入主朝鮮國了?”
朱元璋面色凝重的說道。
“不行,大明終究是要出兵的。”
朱雄英想了想,道:“李氏父子雖是朝鮮國的王族,不過,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下。”
“李芳遠走了之后,我托楊士奇轉告他,大明會給他撐腰的。”
“如果沒有意外,李氏父子肯定會答應我們的條件,而他們的下屬,很可能會造反。”
“百姓們,十有八九,都會倒向大明。”
“到時候我大明,就可以用解救朝鮮百姓的名頭名正言順的發動戰爭。”
朱元璋渾身汗毛都豎了起來,下意識地點頭。
果然,拐彎抹角的,無非就是想要名正言順的出兵而已。
后世的史書上,非但不會責怪朱元璋,反而會對他的謀略贊不絕口。
“不錯!真是咱的好大孫。”
朱元璋笑著贊道。
……
五天時間一晃而過。
李元芳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當即,他便去找了自己的父王,將這幾日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自己的父王。
而且,還跟李成桂說了朱雄英給他的兩個選擇。
李成桂罵了一句,又聽了李芳遠的話,分析了一下利弊。
最終,他意識到,反抗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選擇投降大明,那就能過著世襲侯爵的日子。
如何選擇,明眼人都已經想好了。
第二天一早,李成桂就把大臣們召集起來,表達了自己的意愿。
可是!
而就在這個時候,朝鮮大將軍與宰相當即逼宮。
當日早朝之時,一眾大臣便對李氏父子提出了質疑。
殿下為什么要投降?
李氏朝鮮的大臣們,一個個耿著頭,看著李成桂和李芳遠。
那眼神,就好像李氏父子是他們的殺父仇人一樣。
當年李氏父子謀反的時候,就是在群臣的支持下,才讓他們順利上位的。
大將軍跟宰相,都是李成桂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