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平民,卻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當初朱雄英提出,要跟李芳遠談五年內,改善朝鮮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是必須的。
而且這件事情必須要做的巧妙一些,不然的話,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你怎么看?”
朱雄英抬起頭,看了一眼身邊的兩位智囊。
朱雄英心中已經有了具體的計劃,不過,他也想試探一下。
畢竟,那可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等他將來登上皇位的時候,解縉、楊士奇都有很大的可能進入內閣。
不錯,朱雄英有成立內閣的想法。
朱雄英可不想成為第二個朱元璋。
其實朱元璋除掉宰相,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這是一種集權的方式。
但是錯誤的是,沒有一個機構來替代它。
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皇帝親自去做,那皇帝豈不是要累死了?
朱雄英不想重蹈朱元璋的覆轍。
只是,解縉、楊士奇兩個人,似乎對此事都是一籌莫展。
這事關人性。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國家的人性。
想要找到解決的辦法,真的很難。
這件事,不管是怎么做,都會讓人感覺到不公平。
唯一的辦法,就是放棄朝鮮國的百姓!
但那是不可能的!
“對不起,殿下,我沒有想到合適的辦法。”
解縉皺著眉頭,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也是,我對人性并不是很了解。”
楊士奇老老實實地說道。
朱雄英也不動怒,反而微微一笑,柔聲道:“其實并不是很難解決。”
楊士奇和解縉都忍不住往前湊了湊,一副求知若渴的樣子。
“如果你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過得很苦,你幫他,另一個就會認為你不公。”
朱雄英淡淡道:“那你會怎么做?”
“很難!”
解縉心思靈活,立即說道:“那也要有錢才行。”
“但就算我有錢,別人也會說我不公平。”
“因為貧窮之子總比富裕之子所得更多。”
“這是不可能解決的。”
一旁的楊士奇也是連連點頭。
例如,你有100塊,富有的兒子有10塊,貧窮的兒子1塊。
你要怎樣分配給他們?
兩個兒子平分?
這很矛盾。
朱雄英笑著搖了搖頭:“憑什么我的兒子就要拿的一樣多?”
“但是,有錢的拿到的錢少了,他會感到不公平的。”
解縉皺眉道:“現在大明各地百姓,就是有錢的兒子。”
“朝鮮布政司、安南國,還有滿著伯夷,就是那個窮兒子。”
“如果我能說服富兒子,讓他們兩個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呢?”
朱雄英看向解縉、楊士奇,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下一刻,兩人同時一愣!
沒錯!
這也行?
公正,并非絕對公正。
而是一種人人都能接受的公正。
既然不能做到絕對公平,那就用大明報的優勢,讓大明百姓對朝廷的做法表示贊同。
如此一來,才能不被人詬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