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溥想了想,緩緩道:“殿下,或許那幕后之人收買了一兩個礦場,也有可能是秘密開采的。”
“東勝州幅員遼闊,我也沒能及時發現。”
“而且,平民們對您也是無條件信任的。”
“就算他們發現了,也只會認為這是殿下的意思。”
朱雄英微微頷首。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說得通了。
楊溥沒有被收買。
這一點,從今日楊溥的所作所為便可見一斑。
下面的百姓以為這是朱雄英的命令,所以并沒有人在意。
真正被收買的,反而是東勝州的中層。
朱雄英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年征服東勝州的情景。
當時大明希望小學的學生其實并不多,其中有不少剛畢業不久的學生。
而且大部分人都去了技術工作。
這也是為什么東勝州的官員中,有不少都是儒生出身。
所以,他們才會被腐蝕。
朱雄英沉吟了一下,然后對著楊溥說道:“回去以后,一定要給老百姓提供一個舉報的渠道。”
給老百姓提供舉報的渠道?
這是一個新的詞匯。
就算是在大明希望小學畢業的楊溥,也從未聽說過這個。
不知道也很正常。
“殿下,這和衙門里的告狀有什么區別?”
楊溥疑惑地問了出來。
從楊浦的角度來看,它們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畢竟,都是讓老百姓告狀啊!
有衙門就夠了。
朱雄英看著楊溥,然后解釋道:“不對,兩者有著根本的區別。“
“我要成立的這個部門,里面的人不是地方官員,而是朝廷的錦衣衛,獨立于官府機構之外的。”
“這樣,就算衙門里有人被買通了,百姓們的呼聲,咱們也能聽得到。”
“這就是所謂舉報渠道的好處了。”
楊溥聞言,不禁兩眼放光!
沒錯!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想,當地的人都以為是朱雄英開采的鐵礦。
這也是他們沒有上報的原因。
但是,會不會有這種可能性呢?
當地百姓其實已經報了案,但如果官府的人是被收買了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也不是老百姓沒有發現,而是東勝州內部出了問題。
恐怕朱棣在東勝州的各個衙門中,都安插了探子。
就連朱雄英,也不禁感覺到了一絲不妙。
他本來是為了加快覆滅東瀛的速度,卻沒想到會留下這樣的隱患。
“是。”
楊溥立刻道:“這次回東勝州,微臣定要徹查整個東勝州的官場。”
“另外,殿下所說的舉報渠道,也會建立起來。”
“臣必定好好治理這東勝州!”
“不錯!”
朱雄英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天色不早了,你乘船回去吧。”
“不過,你回去后,可以讓本地的錦衣衛給你保駕護航。”
“有命在,案子才好辦。”
“屬下遵命!”
楊浦做了個深呼吸,拱了拱手,準備返回東勝州。
科技部基地辦公室,朱雄英跟毛驤目送著楊溥漸漸遠去的背影。
毛驤忍住心中的怒火,道:“殿下,這件事真的就這么處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