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的偏殿,朱雄英早早地就來了。
朱雄英在太監的服侍下,穿上了嶄新的衣服,但并沒有穿上龍袍。
畢竟,他還沒有正式登上皇位。
“殿下,文武百官都已到齊了,現在就開朝吧!”
一名太監對著朱雄英說道。
“按照慣例,陛下應該先坐。”
“今天,就讓文武百官先行入場吧。”朱雄英說道。
“是!”
小太監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回來稟報朱雄英了。
文武百官已經全部到齊。
“走吧。”
朱雄英神情漠然,向著奉天殿的方向走去。
這是他第一次坐在龍椅上上朝。
朱雄英高坐龍椅,目光掃過文武百官,神情肅穆。
現在,他的身份變了。
朱雄英雖然還沒有登上皇位,但他已經是代理皇帝了。
登基在即。
不過,坐在龍椅上上早朝,和在下首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至少體驗完全不一樣。
“上朝!”
一名小太監高聲喊道。
李公公因為要伺候朱元璋,所以沒來。
把朱元璋丟在那里來上朝,也不是個事。
“有事啟奏!”
太監又喊了一聲。
不過,他并沒有說無事退朝,因為他知道,今天一定會有事情。
就算是滿朝文武不提,朱雄英也必須提出來。
但太監們這么一說,下面的大臣們卻是無言以對。
他們互相看了一眼,意思都是讓對方先開口。
最后,禮部侍郎鄭沂率先開口道:“太孫殿下,三天后就是登基大典。”
“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禮部與戶部負責。”
“不過在這之前,我覺得應該先定個年號。”
“臣附議。”
“臣附議!”
禮部尚書話音剛落,文武百官們就像是約好了一樣,紛紛站了出來。
他們需要有人站出來。
有人當出頭鳥,其他人也就跟著站了出來。
當然,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給大明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只要大明能夠休養生息,那么,未來的天下,就是文官的天下了。
就算其中有一部分是大明希望小學畢業的,也沒關系。
可是,坐在龍椅上的,卻是曾經的大明大魔王。
要不是看在鄭沂站出來了,誰也不會站出來。
見此情形,朱雄英微微頷首,淡淡道:“鄭愛卿所言有理。”
“登基大典,容不得半點差錯,不過,這個年號嘛,可不是鬧著玩的!”
“昨日,本官已經與戶部尚書楊士奇、工部尚書解縉商議過。”
“已經擬定了年號。”
下面的文官都被嚇了一跳。
他們其實都感覺得出來,朱雄英這個新皇帝,似乎并不怎么需要他們。
出主意,讓解縉、楊士奇想,要么是自己想。
沒有給其他人任何機會。
連一絲機會都沒有。
“殿下,敢問定下的年號是什么?”
鄭沂還是一副死鴨子嘴硬的樣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