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楊士奇說的是心里話。
這倒不是恭維。
楊士奇的這番話,就像是一記最后的殺手锏,將所有的文官的嘴都給堵上了!
奉天殿上下,無人敢出聲。
更別說是武將了。
藍玉就是軍方的核心。
藍玉堅定地支持朱雄英,甚至希望朱雄英能多打幾仗。
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了被朱雄英重用的機會。
文官之中,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敢反駁。
楊士奇身為朱雄英的左臂右膀,早就把話說明白了。
不動用國庫,只動用大明國企的資金就夠打仗的了。
不需要大規模的征兵,以我們現在的兵力,再加上火槍,我們完全可以打贏任何戰爭。
再加上先進的武器,大明的軍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傷亡。
這樣的好事,任誰都不會拒絕。
就算是文臣,再怎么沒有骨氣,也要打下去,還會支持朱雄英以天武為年號。
如果他們還不答應的話,那就是不識抬舉。
楊士奇的目光從身后的文臣身上掃過,對著鄭沂行了一禮,問道:“鄭大人,以天武為年號,您覺得如何呢?”
楊士奇的語氣雖然溫和,但是嘲諷的意味卻是顯而易見的。
鄭沂抬起頭來,目光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卻見朱雄英端坐在龍椅之上,笑吟吟地看著他。
“殿下,微臣斗膽,若殿下執意要開疆擴土,那微臣就只能乞骸骨了!”
說著鄭沂就對著地面磕了一個響頭。
在古代,向皇帝乞骸骨,就是一種威脅。
你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嗎?
如果您執意如此,那么我也只好告老還鄉了。
乞骸骨,就是告老還鄉的意思。
不過,以乞骸骨要挾皇帝,基本都沒有什么好結果。
朱雄英聽了這話,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鄭沂的話讓他有點生氣,但是也很好笑。
朱雄英巴不得文官們自己辭職呢。
這樣一來,六部的權力豈不是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我手下的大明希望小學畢業的學生,很多有才華的人,都沒有位置呢。
“不過我拒絕你乞骸骨。”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傳我旨意,禮部尚書鄭沂,冥頑不靈,顛倒黑白,蠱惑人心。”
“從今天開始,鄭沂的禮部尚書一職就撤了。”
鄭沂整個人都懵了。
就算你堅持要改天武年號,也不用把我這個禮部尚書給撤了吧!
鄭沂嘴唇哆嗦著,整個人都慌了。
直到此刻,他才意識到,自己走錯了一步。
眼前這位太孫,可不是當年的太子朱標。
朱雄英,哪有朱標那種溫文儒雅的氣度。
朱雄英做事一向雷厲風行。
想要乞骸骨?
好,那我就撤了你的官,讓你滾回老家去!
太監也是一臉懵逼。
但很快,他就回過神來。
隨即,圣旨便已經寫好,又蓋上了朱雄英的太孫大印。
鄭沂的事情解決了,奉天殿的人都不敢幫鄭沂說話了。
畢竟,沒有人愿意重蹈鄭沂的覆轍。
“沒事的話,就退下吧!”
朱雄英看著那一群大臣,冷冷的說道。
“退朝!”
年輕太監的目光掃過眾人,沒有一個人開口。
他聲嘶力竭地喊道。
文武百官紛紛離開,只剩下朱雄英,解縉,楊士奇三人留在了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