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的事,已經引起了他們的恐慌。
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讓文官們先內部博弈一下比較好。
待得勝負已分,再上報給朱雄英。
這是最安全的辦法。
大殿之下,群臣之中。
解縉看著文官不敢接話,心里也是好笑。
在他看來,這才是朱雄英的霸道之處。
滿朝文武,都是些不入流的貨色。
只會揣摩圣意之輩,不足為懼。
想著,解縉就從群臣之中走了出來,向朱雄英行禮。
“陛下,臣認為,文武百官還沒有想好,還需要時間。”
解縉立即說道:“另外,我想還有一件事要在今日處理一下。”
對于解縉的做法,朱雄英很是滿意。
到了關鍵時刻,解縉這個情商很高的人,才能化解尷尬。
“何事?”
朱雄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還是問了出來。
“大明的教育體制,也該改革一下了。”
解縉一字一句的說道:“八股取士已經不符合條件。”
“我們應該用科學取代儒家的思想。”
“這科學,不單單是研究發明,還應該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識。”
“就拿刑部尚書來說,最好的人選,就是法律系的,對了,大明的希望小學,應該開設有更多的專業。”
“就拿戶部尚書來說,最好的人選,就是經濟學出身的。”
“再比如工部尚書,最好能搞點科研什么的。”
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合情合理的。
對朱雄英而言,科舉還是科舉。
不過,科舉的內容已經不限于八股文了,還增加了其它方面的學問。
解縉的話音剛落,又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臣附議。”
眾人扭過頭來,看到來人正是兵部的左侍郎陳思道。
這一幕,讓文官們目瞪口呆。
陳思道可是進士出身,怎么會去附和解縉?
“微臣以為,陛下應該徹底廢掉儒門,以科學取士!”
朱雄英沒好氣的沖陳思道翻了個白眼。
“誰告訴你,朕要廢掉儒家的?”
陳思道聽了朱雄英的話,頓時目瞪口呆。
不是陛下!
你咋這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早些年,陳思道還沒考上進士,就從自己的渠道知道了一些關于朱雄英的事情。
比如論語新解的事情。
大本堂的老師,直接就以生病為由,辭職了。
而大本堂的老師,更是曾經的太子爺朱標的岳丈。
陳思道一直記著這件事。
朱雄英將來會繼承大統的。
記得朱雄英喜歡什么,絕對不會錯的。
陳思道等了一年,終于等到了這個機會。
陳思道聽到解縉說要改革教育體制,馬上就接上了話頭。
這個時候,他以文官叛徒的身份,一定會受到朱雄英的青睞。
怎么當叛徒?
那就是按照朱雄英說的去做,把儒門給打死。
推崇朱雄英稱之為科學的東西。
陳思道雖然出身于儒家,但卻不知道什么是科學。
但不管怎么說,反對儒家,擁護科學就是正確的。
可陳思道怎么也沒想到,朱雄英會在這個時候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