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掌扇在陳思道臉上。
“這個……”
陳思道低頭不語。
這風向,怎么就說變就變呢?
“臣……斗膽,請陛下明鑒。”
“陛下堅持科學,豈能不滅儒家呢?”
聽到陳思道這么說,解縉忍不住暗罵一句白癡。
如此愚笨之人,怕也不配入內閣。
解縉很清楚朱雄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官員。
絕對不是為了爭權奪利,也不是為了升官發財。
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大明,想著朝廷,想著天下蒼生的臣子。
陳思道并不在其中。
“儒家兩千年傳承,自有其道理。”
朱雄英瞪了陳思一眼,冷聲道:“華夏幾千年的智慧,豈是你一句話就能廢掉的?你到底是何居心?”
陳思道頓時緊張起來。
有問題!
不是說反儒家嗎?
現在文官堅決擁護儒家思想,朱雄英轉而支持儒家思想。
朝中大臣,從一國之君到平民,無一不與陳思道為敵。
“是,是臣糊涂了。”
陳思道連忙改口道:“臣一時半會還沒弄明白儒家的真諦,臣有眼不識泰山。”
陳思道急得滿頭大汗,生怕朱雄英把他給撤了。
但朱雄英并不在意陳思道的態度。
反正陳思道不可能再有寸進,更別說進入內閣了。
至于撤了他的職,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朱雄英并非昏君。
見沒人再開口,他便繼續說道:
“朕并非要廢除儒門,諸位也無需太過緊張。”
“朕要將儒家思想融入科學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諸位覺得呢?”
朱雄英的目光從文武百官的身上一一掃過。
所有人都縮了縮脖子,不敢說話。
陳思道中了朱雄英的圈套,當然什么也不敢說。
而文官集團目前也是搖擺不定。
對于朱雄英的問題,他們自然不敢回答。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沉默,對于文臣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鄭沂在前,陳思道在后。
反對朱雄英的人和反對文官的人,下場都不會太好。
文官集團都不知道怎么辦了。
此刻,朱雄英正和解縉眉來眼去的,在演戲呢!
解縉這人情商很高。
而且,他和朱雄英的關系也很好。
“啟稟皇上,這件事情,我已經查過了。”
“關于教育方面的改革,我倒是有些想法。”
解縉并沒有回到文武百官隊列之中。
他向朱雄英拱了拱手:“陛下所言極是。”
“儒家思想,乃是我國幾千年來的精華所在。”
“但是現在,朝廷之中,卻有人肆意的曲解了儒家的意思。”
“當官的第一要務,不是為了國家,也不是為了人民,而是在想,該怎么爬上去。”
“微臣以為,大明希望小學,應該重新解讀儒家思想,將儒家思想融入到學校的教學之中。”
“不過,科學才是最重要的。”
解縉說道。
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貶低科學。
事實上,這是一種科學上的巨大進步。
如果這件事成功了,那么科學將永遠超越儒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