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也有一些老家伙在交頭接耳,想要反駁解縉的話。
你一個黃毛小二懂個屁!
儒家學說與科學相結合?
成何體統,那還了得?
不過,還沒等其他人說話,朱雄英就搶先開口了。
“諸位愛卿,你們有什么看法嗎?”
朱雄英冷冷道:“儒家思想,乃華夏之精華。”
“而科技,使我們大明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兩者結合在一起,大明將會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文官們目瞪口呆。
這有什么關系?
怎么能直接融合在一起?
一名文臣正要反駁。
但楊士奇卻是站了出來。
“臣附議。”
楊士奇擲地有聲地說道:“儒科合一,此乃千年大計,一如當年的科舉。”
“到時候,大明就能多出許多人才來。”
“讓朝堂上多出幾個正直的官員!”
楊士奇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些想要開口的大臣們,紛紛閉上了嘴巴。
朱雄英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
“既然這樣,那就由工部尚書解縉和大明希望小學的宋濂兩個人來主持這事吧。”
朱雄英一句話說得斬釘截鐵,絲毫沒有給文官留半點余地。
“從明天開始,朕想讓國子監并入大明希望小學。”
“國子監的教習,也納入了大明希望小學的管理范圍之內,由宋濂主持。”
“多謝陛下厚愛。”
宋濂在大明希望小學教書十多年,眼力還是有的。
看到這一幕,朱雄英笑了笑。
你們文官鬧吧。
不過,在我面前,你們是逃不掉的!
奉天殿內,眾臣皆是一臉懵逼。
對他們而言,儒家思想已有數千年之久。
自漢武帝以來,歷代帝王多以儒家思想為指導。
而今天,大明的第二代皇帝,天武帝朱雄英,卻想把儒家思想和科學結合起來。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天下的讀書人,不只是儒家了。
科學也是必要的。
既然學的內容發生了變化,自然也考試的內容也就變化了。
這對于文官集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但文官一方,卻是一盤散沙,誰也不敢和朱雄英作對。
這正是朱雄英想要的結果。
文官集團也好,淮西的勛貴也罷,在皇權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這就是朱雄英的底線。
反倒是文臣中的宋濂一臉得意之色。
這是他幾十年來,最開心的一天。
朱雄英剛開始開辦大明希望小學時,有不少學生是文盲。
無奈之下,只好向朱元璋要人。
那時候,國子監與朱雄英鬧得不愉快,所以,宋濂才會被拉到這里來。
宋濂自己就是儒生。
他在朱雄英手下做事,自然遭到了文臣的唾棄。
就連走在大街上,都會有人說風涼話。
可以說,這些年來,宋濂一直處于一種憋屈的狀態。
一直到朱雄英崛起,局面才有所好轉。
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宋濂那嘲諷的目光幾乎將他整張臉都填滿了。
你們這幫儒士,當年不也瞧不起我么?
抱歉,我現在是陛下面前的紅人!
合并后,大明希望小學也好,國子監也好,這一切,都是我宋濂總管的!
從前瞧不起我宋濂的,如今也要仰著臉求我辦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