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沉聲道:“那么,這次求援,必定是邊關九大藩王之一。”
朱元璋在位時,太孫留守京城,其余諸王都到邊疆鎮守邊疆。
而燕王朱棣,則是九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
不過,在朱雄英面前還是不夠看。
他一定會尋求幫助。
“遼王朱植是第一個被淘汰的。”
朱雄英想了想道:“現在朱植已經和我站在了一起,整個草原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其次,秦王被排除在外,西安府太遠,時間上來不及了。”
“其他的四王,也是如此。”
“所以,剩下的就是……”
“寧王?”
這時,解縉開口說道:“邊塞九王中,只有寧王朱權有這樣的能力。”
解縉也是一個聰明人,立即就想到了最有可能幫朱棣的人。
寧王朱權,這就是朱棣的破局之法?
朱雄英贊許地看了解縉一眼。
這世上能跟得上他思路的,恐怕也只有解縉跟楊士奇了。
說不定姚廣孝也能做到。
但是現在,姚廣孝和朱雄英是對立的。
這人所追求的,就是屠龍術。
他本來就不是為了功名利祿,歷史上他推翻了朱允炆的皇位,只是想證明他的一身本事確實有用。
于是,他選擇了燕王朱棣為朱允炆的接班人。
事實證明,他真的做到了。
只是這一次換成了朱雄英。
朱雄英與朱允炆相差甚遠。
再加上姚廣孝已經黑化得不成樣子了,他心里又多了一份私心。
那就是報仇。
如此一來,朱雄英的底氣就足了許多。
只有我朱雄英,才是天選之人。
“是啊,如果他們想找人幫忙的話,十有八九是去找寧王朱權。”
朱雄英點了點頭,道:“我們必須盡快做好準備。”
朱棣是九大藩王中實力最強的一個。
不過,在朱雄英的計劃下,朱棣的軍隊損失慘重。
這也就意味著,邊陲第一藩王的位置,已經落在了寧王朱權的身上。
朱權的封地在大寧府。
這里曾經也是直面草原人的地方。
朱權一個人,就有八萬重甲戰士,六千騎兵。
另外,他還控制著朵顏三衛的鐵騎。
實力強勁。
朱棣經過朱雄英的整治之后,朱權成了藩王中最強大的一個。
這是毫無疑問的。
“陛下,我們該怎么做?”
解縉立即抱拳說道:“是不是要傳寧王回京問話?”
解縉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的行事風格,很簡單,也很直接。
能夠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朱雄英本來是想按照解縉的意思去做的。
不過,仔細想想,這次削藩,并不只是針對朱棣一人。
而是將矛頭,對準了所有掌握兵權的藩王。
軍隊的指揮權,必須掌握在皇上的手里。
而不是散在藩王手里。
從這一點上來說,朱權也更值得被削。
不過,朱權的叛逆之心,并沒有朱棣那么明顯。
朱棣和朱權都是造反的一號二號人物,朱雄英也不介意讓這倆人一起上。
一舉奪回藩王的兵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