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朱棣也受到了牽連。
這個圣旨一出,就相當于把事情擺在了明面上!
到了明面上,姚廣孝的身份就完全不同了。
姚廣孝之前還是一位得道高僧。
不過,從此以后,姚廣孝再也不是什么高僧,而是一個逃犯。
到時候,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時,解縉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微臣以為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
坐在龍椅上的朱雄英,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接近尾聲了。
這張大網一出,姚廣孝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說說看。”
朱雄英對解縉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是!”
解縉立即說道:“姚廣孝雖然出現在了應天城,不過他的最終目標還是要煽動燕王朱棣謀反。”
“只要這一點不變,姚廣孝就不會變。”
“所以臣想,姚廣孝應該還會去大寧府。”
朱雄英微微頷首。
解縉說的是對的,終于開竅了。
“然后呢?”
朱雄英不動聲色地問了句。
“寧王朱權那邊,陛下需要施加一些壓力。”
解縉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如果燕王朱棣遲早會造反,那么,唯一有可能幫助他的,就只有寧王朱權。”
“其實,我們可以借此機會,試探一下寧王朱權。”
“看看他會有什么反應。”
聽了解縉的話,朱雄英的眼睛都亮了。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也是一種不錯的加快速度的方式。
從歷史上來看,靖難之戰,寧王朱權的確幫助了朱棣。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朱棣想要造反。
到時候,朱權肯定也會助紂為虐。
試探一下也是不錯。
要么,你寧王朱權乖乖投降,把兵權交出來。
要不,朱雄英加快速度。
主動戳破這個泡沫,讓靖難之戰提前到來。
越快對朱雄英越好。
“妙!”
朱雄英心中一喜,沒想到解縉也會算計了。
“讓朕想想,怎么試探一下朱權的韌性。”
朱雄英心念電轉。
這么多年,朱權兢兢業業,倒也沒做錯什么。
在朱元璋的諸多皇子之中,也算是比較勇猛的一個。
邊塞九大藩王中,論用兵之能,朱權可位列前三之列。
如果是別人,恐怕早就把朱權給無視了。
但是,朱雄英可不會這樣,他也更不是朱允炆這種二貨。
朱權肯定會幫朱棣的。
這是大勢所趨,不會改變的。
朱雄英沉吟了片刻,對著身邊的太監說道:“傳旨給寧王朱權。”
“是!”
小太監連忙取來紙筆。
“告訴他,姚廣孝這個妖僧,這幾天就會到大寧府。”
朱雄英想了想,又道:“現在大明各處邊關已經安定下來,可是姚廣孝這一鬧,大明就會動搖,也不能放松警惕。”
“讓他半個月內,一定要抓到姚廣孝,不得有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