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的話,根本就沒把朱權當皇叔看。
強硬無比!
很快,一名太監將朱雄英的話記在了心里,然后吩咐下去,讓人去準備圣旨。
如果一切順利,這道圣旨一出,寧王朱權的態度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寧王朱權表現出強烈的反抗,那么很有可能,他已經和姚廣孝接觸過。
或許,他們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
比如派兵協助朱棣謀反什么的。
如果寧王朱權繼續對朱雄英畢恭畢敬,并且為朱雄英的斥責辯解,那就說明,寧王朱權還是值得拉攏的。
不到萬不得已,朱雄英不想牽扯到寧王朱權。
而燕王朱棣,就是朱雄英殺雞儆猴的雞。
換句話來說,想要造反的人,那就是雞。
剩下的藩王就是猴。
靖難之戰結束后,朱雄英就要奪回諸王的兵權。
那時候事情就好辦多了。
他倒要看看,寧王朱權會有什么反應。
“陛下,我看寧王朱權未必有謀反的意思。”
解縉想了想,決定幫寧王朱權說話:“朱棣能找的人,只有寧王朱權。”
“但是,寧王朱權看起來卻從未有過謀反之心。”
“朱棣的要求,他應該是不會答應的。”
解縉不清楚,但是朱雄英卻清楚。
歷史上幫助朱棣的唯一一個藩王,不就是寧王朱權嗎?
朱棣向朱權借兵,原來朱權麾下的朵顏三衛,就出現在了戰場上。
于是朱棣的軍隊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大明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最后北平軍取得了勝利,一統天下。
朱雄英不會掉以輕心。
尤其是對朱權,更是如此。
“小心駛得萬年船。”
朱雄英淡淡道:“朕相信自己的眼光,這朱權一定要防著點。”
朱雄英沒有細說。
“是!”
解縉也離開了。
他奉朱雄英之命,對姚廣孝進行全國搜捕。
很快,姚廣孝就成了眾矢之的!
就在這一夜,兩份圣旨分別送往了不同的方向。
捉拿姚廣孝的圣旨,已經下發到了大明各地。
一名宦官則是帶著一道旨意,前往大寧府。
三天后,圣旨終于到了。
寧王府。
寧王朱權坐在一桌,正在接待一位僧人。
僧人的右手被斬斷了。
除了黑衣宰相姚廣孝,還有誰?
很明顯,姚廣孝早就離開了應天城,一路緊趕慢趕朝著大寧府趕去。
所以這一路上,他才能成功地躲過追殺。
然而此時,寧王朱權端著一杯酒,卻是無心飲酒。
因為就在剛才,姚廣孝給他帶來了一個大消息。
這可是一件足以改變自己命運的大消息!
“燕王之言,寧王殿下可再斟酌一二。”
姚廣孝微微一笑,道:“你我兩家,將來都會被削藩。”
“天武帝是絕對不會讓藩王坐大的。”
“燕王是第一個倒下的,如果他被天武帝擊敗,說不定,下一個就輪到你寧王了。”
“何不好好想想,共商大計?”
寧王朱權面無表情,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