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氣得要死。
朱棣覺得,這些人的行動實在是太詭異了。
如果常規軍想要造反,那就肯定會攜帶武器。
就算是朱棣造反,也是先打造武器。
甚至,他拿出了宋朝的火槍圖紙,跟大明科學院的火槍設計圖進行了對比。
制造出了火槍,然后才發動了叛亂。
雖然過程有些倉促,但是朱棣卻是將兵器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任何一個軍人,都知道武器有多重要。
這兩萬叛軍,豈會不知?
因此,這些人最初可能沒有想過要造反。
或許,他們只是想讓朱棣給他們一個交代。
但是,朱棣還是下令,將這兩萬人全部斬殺。
“現在怎么辦?”
朱權不太高興。
因為那兩萬名戰士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部下。
如果給這兩萬人扣上謀反的帽子,那么這口黑鍋就是朱權來背了。
但若不給這兩萬人定性為謀反,那么,接下來該怎么做?
燕王朱棣,莫名其妙地殺了兩萬手無寸鐵的士兵?
現在他們是在造反,而且還落了下風。
這件事情一旦傳了出去,朱棣軍就會陷入混亂之中。
無論是幸存的普通士兵,還是三萬火槍手,又或者是朵顏三衛。
這些人,恐怕再也不會相信朱棣朱權了。
人心不齊,想要帶領一個團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這個時候,姚廣孝上前一步。
“這件事,需要一個結果!”
姚廣孝連忙道:“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扣上一個謀反的帽子。”
“這是因為,我們需要穩定軍心。”
“當然,這件事不能就這么結束,必須派人去查。”
“他日若成大事,也可為這兩萬將士正名!”
姚廣孝就是這么想的,能拖就拖。
至少也要在叛亂成功之前,將他們拖住。
等到天下盡歸朱棣之手,誰還會怪朱棣呢?
大不了,把責任推給朱雄英就是了。
這件事就這么結束了。
至于歷史上會怎么說,那就是朱棣的事情了。
朱高煦也是個機靈鬼。
他知道,這件事情會把朱棣和朱權推到對立面。
所以他連忙出來打圓場。
“父王,皇叔,兒臣贊同道衍大師說的。”
朱高煦連忙道:“現在當以大局為重!”
“高煦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事情的真相查明白。”
“但現在,朝廷軍已經殺到了城門前,我們的火槍手完全可以一戰。”
“我們還是先抵御外敵,如何呢?”
“哼!現在也只能這樣了!”
朱權大手一揮,氣呼呼地跑開了。
畢竟,他有一種預感,那就是朱棣肯定要給這兩萬人扣一個謀反的帽子。
“道衍大師,你覺得呢?”
這時候,朱棣開口道。
“不怎么覺得,我們的人是被騙了!”
姚廣孝看了一眼滿地的尸體,發出一聲深沉的嘆息。
這件事情的原因,他已經大致猜到了。
毫無疑問,這兩萬人并沒有造反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