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熾,你找幾把長槍,插在墳頭上。”
朱棣看著朱高熾,道:“在這里做個記號。”
“以后,我們再來接高煦。”
“遵命!”
想到這里,朱高熾轉頭看向朱棣。
“可以開槍表示敬意。”
“高煦,也是我們第一個火槍隊的隊長。”
“我們派幾個火槍手過來,連開九槍,也算是給老二一個交代。”
朱棣一聽朱高熾不聽,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不過,仔細想想,朱高熾說的這個辦法,似乎也挺好的。
“行吧,體面一點。”
朱棣冷聲說道。
朱高煦的葬禮,很快就結束了。
做完這一切,朱棣轉頭看向朱高煦的墳墓。
“去捕魚兒海!”
隨著朱棣的一聲大喝,大軍再次動了起來。
數萬人,浩浩蕩蕩出發了。
速度不快,但也不慢。
畢竟,這支隊伍里的人,都知道朝廷的軍隊,已經追了上來。
雖然看不見,但是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作為叛逆,朝廷軍是絕對不會讓他們活著離開的。
很多時候,一旦造反,就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這一路走來,雖然有些困難,但每個人都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只要能撐得住,就還有希望。
還好,朱棣的軍隊里,有八成都是士兵。
士兵們最能吃苦,哪怕是徒步前行,也不會有什么怨言。
至于那些家屬,雖然承受不住行軍的痛苦,但也不敢說什么。
不過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
如此一來,倒也不是什么難事。
朱棣的軍隊行軍速度很快,一天能前進十幾里。
不過,從大寧府到捕魚兒海,路途頗遠。
十天后,朱棣的軍隊已經開始動搖了。
因為馬車無法覆蓋所有的士兵。
七成馬匹都是屬于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坐騎。
至于朱棣的軍隊,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火槍隊,也只能徒步前往捕魚海。
一天、兩天、三天,還能扛得住。
但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天,朱棣手下的火槍隊,卻是忍無可忍。
你們草原人怎么能騎馬?
為什么我們大明最優秀的火槍兵都不能騎馬?
這樣的想法在朱棣手下醞釀了好幾天,頓時讓這些火槍手們不爽了。
別人都可以輪換,我們卻不可以?
為什么朵顏三衛就不能分出一半的坐騎,讓大家輪流騎?
十天后,雙方在吃飯的時候發生沖突…
一鍋米飯,本來是朵顏三衛的,但是朱棣手下的火槍兵卻一口咬定,這飯是屬于他們的。
雙方爭執不下,最后大打出手。
一開始只是十幾個人在打架。
但兩邊都在喊人,人數越聚越多,最后演變成了數百人的混戰。
一開始,大家都很克制,但誰也不想吃虧。
朵顏三衛回去牽馬,披掛鎧甲,手持長矛,隨時準備向朱棣火槍手們沖鋒。
槍手的脾氣也很暴躁,掏出火槍。
只要朵顏三衛敢靠近,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開槍。
雙方劍拔弩張,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
其中也有幾個膽子小的,看到這一幕,趕緊跑去找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