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如此,大明官場亦是如此。
尤其是在朱雄英登基之后,更是將朝堂上的派系,打的支離破碎。
根本就不存在能和朝廷抗衡的大型派系。
所以這些官員之間,并不存在抱團取暖的情況。
分化朝中大臣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朱雄英逐一擊破了。
當然,莫須有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朱雄英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朱雄英要對付的,就是犯了錯的人!
有可能是勾結了朱棣,也有可能是和南方士族勾結走私,也有可能是覺得靖難之戰還沒有結束,所以偷懶的。
朱雄英是個言出必行的人。
朝堂上的人,誰不知道?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朱雄英執意要親自出征,那么不勝利是絕對不會回朝的。
所以說,失職之人并非無腦之輩。
他們低估了局勢,認為朱棣有了火槍,就能攻下應天城。
想到這里,朱雄英啞然失笑。
朱雄英自己都覺得好笑。
不過,在滿朝文武看來,朱雄英是真的生氣了。
但這一刻,卻無人敢出聲。
誰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而朱雄英的手下,也沒有一個人會幫著他們。
無論是錦衣衛統領蔣瓛,還是前錦衣衛統領毛驤,都在朱雄英的麾下。
還有兩位尚書,解縉,楊士奇。
還有大明大將軍藍玉。
他們沉默了。
比較松弛的解縉,更是強忍著笑意。
“昨日,朕回到應天城,傍晚的時候便下令,讓所有有資格參加早朝的大臣們都要來上朝。”
朱雄英冷哼一聲,“沒想到還有這么多人沒來。”
大殿內,群臣無人敢出聲。
任誰都看得出來,今日朱雄英是動了真怒。
非常的憤怒!
“今天沒來的,都給朕記下了!”
朱雄英對著身邊的太監吩咐道。
很快,幾個太監走了進來,將所有人的名字都記了下來。
說到這里,朱雄英又補充了一句:“朕真沒想到,區區一位藩王謀反,竟能令朝堂人心如此渙散。”
朱雄英冷笑一聲,道:“去了外地的人,就不說了。”
“居然有人膽大包天!”
這一幕,讓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嚇得低下了頭。
朝堂之上,并沒有什么秘密可言。
燕王朱棣謀反,天武帝親率大軍出征,雙方出動的兵力有多少?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是心知肚明的。
他們當然知道朱雄英為何如此憤怒。
凱旋而歸,本該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但今天,朱雄英卻發了一通脾氣。
“有人和燕王朱棣勾結在了一起。”
“有人勾結了歐洲,勾結了南洋諸國。”
“也有人和南方的士族有一些勾當。”
“呵!”
朱雄英冷哼一聲,讓所有人都是一驚。
“從今天開始,所有沒有上朝的大臣,都要被撤職。”
朱雄英并沒有真的生氣,而是裝出一副很生氣的樣子。
說完,他抓起桌上的奏折,朝著文武百官們扔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