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得遠呢。
“陛下英明!”
解縉頓時眉開眼笑:“我忘了大明報了。”
“我這就去寫,明天就可以昭告天下。”
“把靖難之戰發生的一切都寫一遍。”
“同時,還附上了最近抓捕的官員犯罪的證據。”
“只要鐵證如山,滿朝文武也不敢妄議。”
如果他是個手無重權的大臣,很有可能會被文武百官制衡。
可朱雄英,卻擁有大明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誰也不敢威脅朱雄英!
所以,這一戰,朝廷必勝無疑。
沒有足夠實力的官員,也只能臣服。
“嗯!只要把這些人一網打盡,靖難之役也就徹底宣告結束了。”
朱雄英淡淡道:“讓大明報登刊靖難之戰,然后放出朱棣和寧王朱權的死訊。”
這就更讓人震驚了。
只要放出消息,就能讓滿朝文武膽戰心驚。
這是在表明自己的決心。
你若敢謀反,朕連藩王都敢斬!
你以為你是誰?
他要讓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謀反是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
如此一來,再也沒有人敢和朱雄英作對了。
再借著這段時間,讓蔣瓛徹查與南方士族勾結的官吏,可謂一箭雙雕!
“臣自有分寸。”
解縉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離開皇宮之后,就開始寫關于靖難之戰的新聞。
這次,是一條很長的新聞。
整整兩個版面。
先是朱棣、朱權、姚廣孝、楊溥,再往下,就是那些被俘的文武百官了。
解縉的文采很好,只是幾個時辰,就寫完了。
…
當天晚上,他就開始印刷了。
有了活字印刷術,大明的報紙印刷速度很快,一夜之間,就印出了數萬份大明的報紙。
這些報紙首先要送到的,是大明應天城和附近幾個城市。
至于那些沒有受到影響的城市,自然是要先放一放的。
當務之急,是讓應天城的官員們安心。
第二天一早,應天城的報紙就登上了應天城的每一個角落。
應天城的居民們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炊煙裊裊,一片祥和。
不過,當大明的報紙被送到應天城的報攤上,在大街小巷的茶樓中傳播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
整個應天城,都沸騰了!
所有人,包括剛上學的孩子,都在議論著這事情!
很多人都不確定這個消息是真是假,甚至跑到茶館里去打聽。
一聽是真的,所有人都笑開了花。
理由非常簡單。
藩王謀反,那就是死路一條!
一下子死了兩個藩王!
這樣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足以證明,天武帝并沒有給這些權貴們好臉色看。
如果他們犯了罪,那就是和普通人一樣的死刑。
這兩大藩王到底是如何死的,新聞里雖然沒說,但已經不重要了。
只要朱棣和朱權死了,百姓們就會高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