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微微一怔。
他怎么也想不到,徐妙錦的格局居然如此之大!
“好!”
朱雄英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道:“你不為朝廷效力,實在是屈才了。”
“真是可惜了。”
朱雄英下南洋,剿滅滿者伯夷和陳朝,而徐妙錦則是在大明希望學院學習。
她的想法,與朱雄英有幾分相似。
而不是像朝堂上那些迂腐的人一樣。
“陛下,臣妾身在后宮,也會為陛下分憂的。”
至于能不能為朝廷效力,徐妙錦并不在意。
對她來說,這也是為朱雄英分擔壓力。
“大明雖強,可臣妾也知道,陛下是想要大明再上一個臺階。”
“這可是打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根基。”
“我絕不會成為陛下的累贅。”
“陛下放心,我在這里,后宮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好!”
朱雄英不由得鼓起掌來,對徐妙錦贊不絕口。
朱雄英贊道:“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你能這么想,我很高興。”
朱雄英雖然很有能力,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以徐妙錦的本事,完全可以在朝做官。
但是按現在的觀點這并不合適,她只適用于幕后。
當天晚上,朱雄英就來到了坤寧宮。
第二天清晨,朱雄英才回到奉天殿。
奉天殿案前,朱雄英看著桌上的折子,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以前,他還嘲笑老朱,說他當了皇帝,卻不知道享受。
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在了自己的手里。
現在看來,自己還是太嫩了。
雖然朱雄英把很多事情都交給了自己的手下。
解縉和楊士奇兩個人負責處理朝政的事情。
可即便如此,朱雄英還是有種時間不夠的感覺。
一旦登上皇位,就不會有輕松的時候。
國內的事情都交給了解縉他們,可是國外的事情還是要處理的。
大明要西征,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這次西征,并非針對東瀛,亦非針對陳朝。
上面兩國都位于大明的邊境線上,只要把大明的軍隊調過去,就可以開戰了。
但是,如果他要去西域,那就是跨越了大半個大明。
想要供得起幾十萬人的西征,所需要的財富絕對是天文數字。
大明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才行。
朱雄英的西征,就像高仙芝在大唐的時候一樣。
這樣的遠征,需要的是穩定的后方。
冒然出兵,只有敗亡一途。
大明要打仗,是不能依靠任何外力的,也不允許有臨陣投降的現象。
這是一種對國家的認同感。
短時間內,朱雄英并不認為現在就能出兵。
朱雄英坐了一會兒,對身邊的小李公公吩咐道:“通知解縉,楊士奇,明天一早,文武百官都要上朝。”
“是!”
小李公公應了一聲,連忙去通知解縉和楊士奇。
朱雄英就是這樣,除了一周一次的早朝之外,偶爾還會突然召開一次朝會。
若是文武百官不能到場,那就是要承擔責任的。
翌日清晨,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