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不同往日。
經歷了上次上朝缺席,被革職的事情。
這一次,再也沒有人敢不來了。
所有人都來了!
朱雄英環視一圈,發現這里已經沒有空位了,這才點點頭。
儀式結束后。
朱雄英緩緩道:“今天只談一件事。”
“那就是我們大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有一個宏偉的計劃。”
“那就是工業化!”
“全面工業化!”
朱雄英的話剛說完,奉天殿鴉雀無聲。
這一幕,朱雄英早就料到了。
因為,朝堂之上,真正明白工業化意味著什么的人并不多。
他們對工業都一竅不通,更別說工業化了。
所以大臣們的疑惑,也在情理之中。
但也有少部分人,臉上露出了震驚之色。
因為他們懂得工業化的意義。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會看到這樣的政策。
反倒是坐在朱雄英身邊的解縉和楊士奇,面色平靜。
因為他們知道,在出征之前,朱雄英一定會有這樣的想法。
沒有強大的實力,是絕對不可能進行遠征的。
如果大明的實力要超過歐洲,那就必須進行工業化,才能實現飛躍!
“解縉,給他們講解一下,什么叫工業化!”
朱雄英看到這一幕,立即對解縉說了一句。
解縉見機會來了。
當下上前向朱雄英行禮。
說完,解縉轉過身來,一臉自信地對著文武百官說道:“這件事情,要是詳細說一遍,怕是要說到明天了。”
“我就長話短說吧。”
群臣紛紛給解縉一個白眼。
但是所有人都看著解縉,因為這代表著一個機會!
一個一飛沖天的機會!
“想要實現工業化,必須先對工業有一定的了解,所謂工業,簡單來說,就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方式。”
解縉解釋道:“舉個例子,我們現在生產的自行車,還有我們生產的汽車。”
“水泥,甚至六神花露水,都可以算作工業產品。”
“他們的生產效率,遠超手工操作。”
“而工業化,則意味著更多的技術,要交給普通民眾。”
“這樣才能促進大明的經濟發展。”
“只要人民有錢,就會有更多的消費。”
“錢多了,投資也就多了。”
“如此一來,我們大明的經濟,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文武百官聽得一頭霧水,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原來是開放了更多的科技。
這不是為老百姓謀福利嗎?
當下,便有大臣上前,向朱雄英進言。
“陛下,臣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能讓百姓得到這么多好處?”
“臣覺得,像汽車、自行車之類的科技,朝廷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陛下,我們還是要提防外國勢力,竊取我們的科技!”
“與民爭利,雖非君子之所為,但為朝為官,當為大明著想!”
……
很顯然,滿朝文武并不看好這事情。
他們覺得,這些技術,應該保密才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