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文武百官們又怎么會愿意為這樣的損失買單呢?
原本奉天殿的大臣們,都是在禮部尚書的帶領下,反對為百姓謀福利的。
可現在,禮部尚書卻成了眾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許多家境貧寒的大臣,更是視禮部尚書為眼中釘。
就是因為你,我們才被扣了俸祿。
他們怎么可能同意?
解縉見是時候了,立即開口道:“誰同意?”
“工業化什么的,我們就不做了。”
“削了你們的俸祿,這件事就這么算了。”
解縉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反正朱雄英肯定是要推動工業化的。
順便調戲一下這些大臣,也未嘗不可。
不過解縉的話一出,再也沒有人反對。
禮部尚書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不是說好了一起反對嗎?
“好吧,既然諸位沒有異議,那臣就聽陛下的“。”
禮部侍郎對著朱雄英拱了拱手,沒有再多說什么。
根本就沒人幫他說話。
說到底,還是有錢才能解決問題,錦衣衛對貪官污吏的調查非常嚴格,沒有人能貪污。
而這俸祿,更是關系到整個朝堂上下的命脈。
為百姓謀福利,那就為百姓謀福利吧!
既然是為了朝廷,那就這么辦吧。
至少,一開始的時候,文武百官都是站在朝廷的立場上,覺得工業化不利于朝廷。
對此,朱雄英也是很高興。
畢竟,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好歹還有一點為朝廷考慮的心思,只是在被砍掉俸祿的威脅下,也就作罷了。
不過,這已經足夠讓朱雄英高興了。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就由解縉和楊士奇負責總章程吧。”
朱雄英看著文武百官漸漸平靜了下來,這才接著道:“這一次朕要說的不只是武器裝備方面的技術,還有能源技術,汽車技術。”
“除了這些,都是可以公開的。”
“而且,我們還會在大明報紙上大肆宣傳。”
“具體的計劃,你們可以商量一下。“
“對那些敢于響應朝廷號召的人,給予有力的支援。”
“這件事,盡早提個章程出來。”
朱雄英可不想在這點小事上糾纏。
他相信,有解縉和楊士奇在,這件事情一定會處理好的。
“還有什么事嗎?”
朱雄英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群臣。
滿朝文武盡都是噤若寒蟬。
他們怕朱雄英動真格的,那樣的話,他們又得繼續窮困潦倒了。
誰都不想過那種窮困潦倒的生活。
“嗯。好了,沒什么事了,大家都散了吧!”
朱雄英淡淡道:“解縉,楊士奇,鐵鉉,留下來。”
解縉和楊士奇,朱雄英留在這里,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得力助手。
至于鐵鉉的話,朱雄英還想著讓他好好學習呢。
畢竟誰也不可能一出生就掌握了這些技術。
在此之前,他并沒有接受過大明希望小學的教育。
所以,他只能在工作之余,向解縉和楊士奇學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