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如果歷史上藍玉還活著,靖難之戰就不一樣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
如果藍玉還活著的話,很有可能會扶持朱棣上位,而不是幫助朱允炆。
不管怎么說,跟自己有血緣關系的那一支,也不是皇帝。
已經是朱允炆了。
那這皇位,就交給朱棣去做吧。
所以,朱允炆加藍玉這一套班底,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老朱除掉了藍玉,為朱允炆掃清了登上皇位的障礙。
歷史沒有對錯,只有結果和選擇。
但現在,朱雄英穿越到了,那就不一樣了。
現在歷史已經走到了朱雄英所不知道的地方,朱雄英必須要小心謹慎。
“那李景隆呢?”
朱雄英連忙問了一句。
“啟稟陛下,奉天殿外,李將軍正在候命。”
“宣吧!”
“是!”
李公公走后,沒過多久,李景隆就被帶來了。
“臣,李景隆,見過陛下。”
李景隆出身軍旅。
所以,他的個頭很高,看起來還挺英俊的。
但是和朱雄英比起來,卻是差的太遠了。
“免禮吧!”
朱雄英看著李景隆,道:“這些日子,你也累了。”
“靖難之戰已經結束,將士們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你也好好休息一下。”
李景隆的心情,十分的難受。
當初,我想去打仗的時候,你卻把我丟在了后面。
如今戰事已定,你卻要我休息。
你這是在暗示我沒用嗎?
這就是朱雄英有意為之。
朱雄英一邊說著,一邊仔細的看著李景隆的臉色。
人在受到刺激時,臉上的表情都會發生變化。
看他的樣子,就知道他的心思!
這正是朱雄英的本事。
他對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從這一點上,他就能猜到對方的想法。
總能看出個七八成來。
聽到朱雄英讓李景隆好好休息,李景隆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
這幾年來,朱雄英對李景隆并不怎么上心。
倒是李景隆,自小貴為國公之子,驕縱慣了。
但真正的本事,卻是不多。
歷史上,李景隆在鎮壓朱棣的叛亂時,葬送了六十萬大軍。
由此可見,李景隆的能力并不是很強。
朱雄英讓李景隆休息,李景隆的臉色立刻就沉了下來。
說完,李景隆拱手道:“陛下,臣也是武將出身,先父李文忠跟隨先皇南征北戰,屢建奇功。”
“臣也想像我父親那樣,給大明做些貢獻。”
“若是不能為大明而戰,臣怕是寢食難安啊。”
不得不說,這李景隆的確是口才了得,連朱允炆都被他忽悠住了。
但這句話對朱雄英來說,卻是一點用都沒有。
朱雄英并不在意李景隆的胡言亂語。
朱雄英一個字也不會相信。
李景隆一臉的誠懇。
然而朱雄英卻從李景隆的眼中看到了憤怒,而不是真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