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才年僅十七歲,從未參加過科考(皇室子弟不得參加科考),但他是有封地的藩王,收一名舉人為學生,是完全有資格的。
楚天麒承受了茍高忠的三叩首拜師禮,拋開他皇室身份,光是傳授阿拉伯數字的四則運算與簡體漢字,就足以當他的老師了。
古代拜師禮有三大順序,第一,拜祖師爺;第二,行三叩首拜師禮,敬茶奉上紅包;第三,師父訓話。
此外還有六禮束脩,臘肉干,龍眼干,紅棗,蓮子,紅豆,芹菜,各有意喻,比如勤奮好學,苦心教育,早日高中等。
楚天麒受了茍高忠的跪拜禮,揮手喝道:“起來吧,本王受了你的跪拜禮,就收下你這個學生了。”
“本王教的是新式文化,不守舊禮,其余的繁文縟節都免了。”
楚天麒要辦的是學校,未來推廣整個齊郡,老師們有編制拿月俸,再收學生的六禮束脩就有些說不過去了,當廢舊禮。
茍三甲激動的熱淚盈眶,讓二哥趕緊把自己攙扶起來。
負荊請罪得到了齊王的原諒!
拜師也得到了允許!
終于可以把這該死的荊條取下來,又咯人又扎人,太特么痛了。
茍老太爺嚴峻的臉色稍稍緩和,齊王把自家三兒收做學生,茍家的滅門之禍終于消除了。
畢竟沒有哪個當老師的,剛剛收下一名學生,反手就滅人滿門,這也太不講究了。
齊王已經向茍家表達了善意,茍家不能不懂事,茍老太爺給旁邊的大兒子使了個眼色,后者迅速將準備好的禮單呈送上來。
“齊王殿下,您身份尊貴,學識淵博,能收我家三弟為學生,我茍家上下倍感榮幸,今特奉上拜師禮一份。”
由于茍高忠一介文弱書生,又時常流連風月場所,身子掏空的厲害,今天這場負荊請罪的戲碼將他折騰的幾乎丟了半條命,現在連站立都需要二哥攙扶了。
于是這份拜師禮禮單,由茍家大兒子代替弟弟,跪在地上大聲念給齊王聽。
“今奉上北城郊三百畝上等水田,另有陳糧一百石……”
上等良田三十兩每畝,北城郊大平原的水田更是搶手,單價能達到四十兩每畝,也就是說光三百畝水田便價值一萬兩千兩白銀。
此外還有一百石糧食,古代單位一石等于一百斤,一百石便是一萬斤糧食,價值在三萬兩至三萬六千兩白銀。
我的乖乖,古代收個學生,拜師禮接近五萬兩,這是要撐死老師的節奏啊!
楚天麒感覺思維徹底打開,又發現了一項新的生財之道。
嗯,以后定要廣納八方學子,桃李滿天下,不為別的就是好為人師。
當然自己是不收禮的,都是學生強送,不過以后學校的老師只能領月俸,那是絕對不能收禮。
楚天麒看向茍老太爺,和顏悅色道:“茍家尊師重道,乃是仁善之家,老爺子家教良好,持家有方,當得起齊郡豪族表率!”
當眾得到齊王如此夸贊,茍老太爺激動的語無倫次,當場跪地謝恩。
四周圍觀的文人士子,紛紛大聲叫好。
原本茍高忠堂堂舉人跪得如此徹底,讓他們內心有些不恥,但現在人家成了齊王名下的第一個學生,未來可期。
就沖這個,大家也得繼續捧茍舉人的場啊!
在場的文人士子受限于這個時代的思維慣性,以為成為齊王學生的名額非常有限,根本不知齊王已經在忠武堂掛職總教練,名下早有三百多名武將學生了。
雖然在全家生死面前,很多文人士子選擇背棄茍高忠,但茍舉人這些年仗義疏財,又有功名在身,在齊郡文人士子這個圈子中依然擁有無與倫比的威望。
隨著精神領袖都拜齊王為師了,在場眾文人士子心里的那點芥蒂蕩然無存,甚至覺得與齊王府也多了幾分親近。
正是奮勇爭先效忠齊王的好時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