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這第三奏。
不僅僅當著千萬百姓的面,道出“云州十日”和“官渡三府”的真相,還列出嚴家父子的十宗罪,懇求皇帝陛下嚴懲不貸。
在京城之內,掀起一場狂風暴雨。
由于證據不足,雙方各執一詞。
于是,隆慶皇帝下令,內閣首輔嚴良暫時罷官回家歸養,讓晉王曹煥、和齊王秦王一起徹查此事。
直到這一日。
北涼陳三石造反的消息傳來,為本就波云詭譎的京城再添驚雷。
中覺殿內。
晉王、明青鋒一派,正在和齊王、秦王兩人代表的嚴黨一脈對峙。
在看到涼州造反,白袍聚兵十萬的密信之后,殿內頓時陷入死寂。
半晌之后。
明青鋒才打破沉默,他指著嚴茂興的鼻子罵道:“嚴茂興!看看你們干的好事!惹得天怒人怨!你們要是不死,只怕是全天下的邊關將士,都要反了!”
“胡說八道,證據呢?!就憑幾張偽造的書信,和幾個來不明的路人胡說八道,就能把這么大一口鍋扣在我的身上?!”
嚴茂興詭辯道:“這分明就是你明青鋒自己想要上位內閣首輔,連同房青云、陳三石做的局罷了!依我看,不是陳三石要造反,是你明青鋒要造反!”
“行了!”
“我們難道不應該先商量一下,陳三石造反的事情怎么處理嗎?!”
“豎子敢爾!”
“朝廷待他恩重如山,何故行此亂臣賊子之事!”
“不要慌亂,呂籍呂將軍尚且占據著涼州城池,還能夠堅持一段時間,而且呂將軍殺敵如麻,修煉神道,依我看,現在的呂將軍的實力,說不定還要強于白袍!”
“根源還是在官渡,依我之見,把嚴茂興父子拿下,陳三石手底下的人自然就會崩潰!”
“如此重大之事,還是讓陛下定奪為好。”
……
萬壽宮。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黃鴻看著隆慶皇帝手中的瓷瓶,發自內心地喜悅道:“筑基丹到手,陛下不日將筑基成功,到時候再加上龍淵和鎮國玉璽,就能夠震懾仙師,庇佑天下!”
曹楷的臉上古井無波,只是淡淡開口問道:“孫象宗的那些東西從何而來,你查清楚了嗎?”
“大概率還是和當年的極北之地有關系。”
黃鴻認真地說道:“自從孫象宗死后,奴婢就一直在找,不光奴婢,不少仙師、甚至連古魔的修士也在找。”
“繼續找。”
隆慶皇帝揮動拂塵:“只有把‘鎮守使’東西全部拿到,朕才能真正做到方才所說的庇佑萬民。朕接下來馬上就要閉關,閉關結束之后,希望能夠得到準確的消息。”
“奴婢領命。”
黃鴻起身。
可他才離開不出盞茶,就又神色匆匆地回來了。
“陛下!
“陳、陳三石造反了!”
“……”
老皇帝只是怔了片刻,嘴角冷冷地勾起之后又平復:“子瞻這是想把自己對我的恨,留給弟子來完成,朕本以為,朕厚德載物,能夠感化陳三石為朕所用,想不到成了農夫與蛇,朕辛辛苦苦提拔起來的大將軍,反過來咬了朕一口,嗚呼哀哉!”
“陛下息怒,權當是喂了一條養不熟的野狗。”
黃鴻有些焦灼地說道:“當務之急,還是陳三石以‘云州’和‘官渡’為借口,火燒靈禾,八百里烽火起兵造反,如今已經匯聚十萬兵馬圍困涼州城,該如何是好?!”
“亂臣賊子,成不了氣候。”
隆慶皇帝起身,聲音好似九幽黃泉:“他們用什么借口叛亂,就把什么借口湮滅便是,拖過這段時間,朕閉關結束,不管是誰,都再也沒辦法逃出朕的手掌心。”
“奴婢,明白了。”
……
中覺殿。
一通爭吵過后,嚴茂興連同齊王、秦王一起氣沖沖地離開大殿。
回去的路上。
“嚴大人放心!”
齊王安慰道:“有我兄弟二人在,絕對不會讓明青鋒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