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朝休說是后來,即便是建國初期,立下再大的功勞,也從來沒有過異姓王!
短短幾年時間,面前的白袍從軍中小小校尉,一路走到北涼王,不可謂不令人驚嘆。
“詔書我接下,替我謝過晉王殿下。”
陳三石客套兩句后,就下達逐客令:“我還有軍務要處理,就不久留趙公公了。”
“那就希望王爺,早日出兵南下入關,殿下會在南方響應,爭取早日平定天下。”
趙公公說了句后,就在一名修士的帶領下御空而去。
隆慶七十六年臘月十二日。
晉王曹煥冊封涼州白袍為北涼王,節制北境兵馬,傳檄天下,自此以后,正式和朝廷分庭抗禮,互相稱呼對方為叛逆。
又是一年寒冬臘月,北境照常下起紛紛揚揚的大雪。
北涼鐵騎,也到了出征前夕。
演武場上。
奏響震撼人心的軍樂。
就如同當初在慶國,能夠用“慶歌”打動慶國將士一樣,北涼自然也有北涼自己的歌曲,樂禮絕非僅僅是青樓煙花場所消遣的工具,若是用得妥當,不僅僅能增加軍士的凝聚力,撫慰人心,亦能鼓舞士氣,激發斗志,這也是軍樂的意義。
在此之前。
北涼有曲,但沒有固定的軍樂。
如今的軍樂,是陳三石提出,但他不通音律,具體內容,是當初房青云和許文才兩個人一起搗鼓出來的,最近兩年起事之后,許文才親自將其定為北涼軍樂,以此來增加凝聚力,名曰——《北涼破陣樂》。
此曲。
由數千名對樂器感興趣的將士演奏,樂器包括二胡、琵琶、竹笛、尺八、嗩吶、戰鼓,等等一起交響而成,曲調磅礴,鼓舞人心,氣勢恢宏,規模浩大。
陳三石之所以提出要打造軍樂,也不僅僅是為場面上的作用,而是演練奇兵天書當中的陣法,其中有一道名為“煌煌威靈鎮魂陣”的陣法,就需要用到大樂,但是沒有具體記載需要的樂譜和樂器,也只好進行嘗試。
他來到高臺上,看著根據不同方位排列開來的將士,感受著儲物戒指中玄珠的反應,發現確實可以用,但是玄珠的玄氣數量還不夠。
天書上面記載著。
鎮魂曲可是能夠直接摧毀神魂的超級大陣,當然其消耗的玄氣,也是非常巨大的,眼下就算能布置出來,玄氣也不夠用。
天書中的陣法要么依托天地靈氣,要么就需要玄氣來支撐施展,玄氣越多,威能也就越大。
自從陳三石實際控制北境三州之后,玄氣的積蓄就越來越快,照這樣下去,早晚能用出更強大的陣法,比如當初在虎牢關銀松崖的“十八冥丁滾雷陣”,只能召喚寥寥數道神雷,但要是有足夠的玄氣,完全可以一直劈下去。
再比如那些看起來玄而又玄,能真正讓天地生出異象,接引星宿轟擊大地的陣法。
按照這么說的話。
這次起義,還真是起對了。
隨著實際控制的疆域擴大,陳三石能用出的軍陣也會越來越強。
一曲恢弘磅礴,氣吞山河的《北涼破陣樂》結束之后。
南征大計,也正式開始。
北涼軍如今坐擁朱雀營、青龍營、天狼營、鎮標營、北府營、天策營、大戟營、安山營、洪澤營九大營,外加上幽州、雁州當地投降的衛所兵馬,總計可用兵馬達到十八萬。
其中,天策營以及雁州衛所軍隊,仍舊以少量兵力鎮守易守難攻的劍門峽谷。
西齊在此之前的數年中,就多次遭遇重創,被白袍逼退到明州之后,就徹底放棄北涼,轉而全力去攻打邙山祖脈。
其余十五萬大軍,盡數陳兵于麒麟山外,日夜搶修棧道,做出要全力攻打春秋府的架勢。
南征,正式開始!
……
京城。
中覺殿。
秦王等人,幾乎是接連不斷地處理著來自各個方向的戰報。
好在絕大多數都是捷報。
“南方墨老和徐仙師捷報,斬敵三千,斬將兩員,收復南方全境!”
“邙山祖脈在凌家老祖和童曉初將軍的帶領下連戰連捷,斬敵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