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間。
耳邊響起聲音。
魏玄夫婦二人來到身邊:“我們馬上要去赤壁,和盛廷的南方水師大軍對戰?”
“正是。”
陳三石說道:“軍中真力稀有,此次還要辛苦兩位。”
“扯什么辛苦不辛苦。”
魏玄語氣嚴肅地說道:“老夫是擔心陳兄弟修煉的是火行呼吸法,五行相生相克,在水戰當中必然要受到極大的限制。
“而且天水凌家的全部都是天河劍法,在水面上作戰可謂是如魚得水。
“陳兄弟就相當于,以彼之短處,擊敵之長處。”
凡俗之水,自然是難以澆滅真力之火,但這也不代表能夠對抗大江大河,更何況敵軍必然是有陣法輔助的,而轉修呼吸法,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尋常的武道功法,只適配一種呼吸法,比如《天河劍法》就只有水行呼吸法,可能會有變種,但脫離不開大屬性。
而孫象宗留下來的《龍經》則是可以五行選一,但選出來之后同樣無法再更改,因為體內的神龕已經在功法的淬煉之下定型。
想要修煉其他呼吸法,就要用不同的功法,不同的周天運轉方式,重新洗禮體內的神龕,至于能不能成功還兩說。
因此此次赤壁之戰,朝廷的水師大軍,幾乎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盡數占據。
“水未必就能克火。”
陳三石對此十分平靜,拔下腳下田地里的最后一株靈禾:“開拔吧。”
十二月中旬。
北涼軍率部眾抵達赤壁。
這也是北涼軍自從成為建制之后,第一次進行水上作戰。
陸戰騎兵,戰馬珍貴。
水戰水師,自然是戰船最為重要。
大盛朝如今的水面戰船,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樓船。
為當世最大戰船,廣一丈五尺二寸,長十二丈,有的三層高,還有擁有更高的五層高樓,可容納兩千到三千名將士,樓船也被稱之為“飛云”、“蓋海”。
五牙戰船。
屬于中型樓船,能容納千余人。
蒙沖斗艦。
中小型戰船,船型狹長,航行速度較快,每艘可以容納三五百人,前后左右樹旗,幡,金鼓,舷上有女墻,墻下船舷開棹孔,甲板上有棚,棚上又有女墻。此種船型,用以突襲、進攻,同時也是歷來水戰的主力戰船。
海鶻。
小型戰船,船型頭低尾高,前大后小,船的外形模仿善于穿風掠浪的海鳥,適合劃浪而行,速度極快,船首還加裝犀利的鐵尖,用來沖擊敵艦,因而被稱為“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可容納兩百人。
馬船。
中型運輸船,一般用來運輸糧草等輜重。
走舸。
則是只能容納幾十人的小船,一般系在大船之后,用以應急。
此次赤壁之戰。
正統皇帝的新朝,累計共達二十萬兵力。
其中只有二十艘樓船,其余絕大部分都是各種中、小型戰船。
反觀長安軍隊,浩浩蕩蕩四十萬大軍。
其中光是“飛云”樓船就多達百余艘,其余五牙戰船、蒙沖斗艦之類不計其數,絕大部分船只甚至都沒有滿員,仍有大量空余。
至于雙方戰將。
新登基的正統皇帝麾下。
任陳三石為督師總督三軍,尋仙樓崔子晨為副將,司馬曜為左路大將,魏玄夫婦二人為右路將軍,燕王曹芝為監軍,其余歸元門錢其仁等人聽從尋仙樓崔子晨的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