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朝廷麾下。
任周榮為三軍大都督,齊王監軍,前上柱國燕弘淵為左路大將,前前衛國公曾韌為右路大將軍,其余有天水洲武道世家凌家以及升云宗諸多修士,修士當中又有諸多陣法師,最后,還有前北涼軍將軍,也是白袍的師兄聶遠。
北涼大亂之后,呂籍就閉門養傷,麾下的兵馬則是駐扎在京城附近。
此次赤壁大戰在即,聶遠一人來到此地,協助周郎。
十二月下旬。
烈烈寒風,驚濤駭浪。
兩軍先頭部隊,在羅霄江前遭遇。
一邊是樓船開路,密密麻麻的中小戰船緊鄰其后,形同漂浮在江面上的螞蟻,另一邊則是數不清的大型戰艦,以特殊陣型排列開來,形容海中猛獸。
今日遭遇,便要交手。
若是有一方后退,另外一方就能夠占據此段流域極好的碼頭位置,建立堅固的水寨和陸上軍營。
交戰之前。
便是先互相勸降,接著互下戰書。
兩軍隔空喊話。
“閣下就是陳三石?”
敵軍前鋒。
周榮立于“飛云”樓船甲板最前方,居高臨下,聲音高亢:“朝廷若早請我出山幾年,何來爾出頭之日?!”
“小兒也敢如此口出狂言?”
不等白袍回話,許文才便開口道:“憑你區區玄象之境界,也配統帥三軍?就算略懂兵法皮毛,最終也不過是他人的牽線木偶。”
“周兄。”
陳三石雙手負后,無視對方的羞辱,平靜地問道:“朝廷昏聵,拿百姓煉丹,用邊關將士的性命換取一己私利,周兄大才,何必要為他們賣命?”
“在下家中賦閑多年,不知朝中故事。”
周榮幽幽答道:“我周家麒麟之首,盡忠何須理由?”
“這幾位……”
陳三石看向他身側站著的幾名白發蒼蒼的老將,開口道:“應該是燕老、曾老還有張將軍吧?在下沒記錯的話,幾位當初可都是反對修建萬壽宮、反對靈禾、堅決不與嚴黨同流合污,所以才落得個罷官貶黜的下場。如今真相昭然公布,幾位難道不應該協助我等,誅仙鋤奸,怎么反過來助紂為虐?”
“陳三石!”
年邁的武圣燕弘淵毫不猶豫地說道:“就算你所言為真,身為大盛臣子,也應該想辦法撥亂反正,而不是擁兵自重,伙同亂臣賊子行謀逆之事!”
“燕老說的沒錯。”
張敬武跟著說道:“陳三石,如果你真的是心系天下,就更不該行如此作亂之事,現在回到朝廷還來得及!待到天下平定,我等再死諫陛下!如此,方為臣子該行之事!”
“陳獵戶!”
齊王登上甲板,破口大罵:“你不過一介山野村夫,當初如果不是父皇提拔,你現在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苦苦掙扎呢!世上怎么會有你這種喂不熟的野狗!”
“小師弟!”
三師兄聶遠最后高聲道:“不要再繼續下去了,你現在還有反悔的機會!只要你調轉兵鋒,殺到幽蘭府去把叛亂的晉王拿下,朝廷就算你將功折過,斷然不會要你性命!”
“看來道理和各位說不通。”
陳三石不再繼續廢話:“既然如此,刀兵相見吧。”
語畢。
他回到大軍水寨之內。
兩軍在江面上展開對峙。
朝廷大軍。
中軍大船,船艙內。
包括周榮在內的諸多將領聚集在此,商議著接下來的戰事該當如何。
“周郎。”
燕弘淵有些擔憂地說道:“此次與之前壽陽不同,陳三石親臨戰陣,他向來喜歡鑿陣,是出了名的萬人敵,到時候我們該當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