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君失去耐心:“老子喜歡看舞劍助酒興,難道不行嗎”
“師父說的是……”
陳三石不好再多說:“既然這樣,弟子就先告辭了。”
“慢著慢著!”
泰山君叫住他:“我看你破了琉璃金身境,根基打得結實不結實
“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可是會影響后續修行的,搞不好,終身無望踏足武道第四境。”
“請師父考核!”
陳三石抱拳道。
“換個地方吧。”
穆初泰擺擺手,然后離開院子,在前面領路。
陳三石只得跟上。
兩人向東走出百余里地,來到清虛宗最外圍的一片山谷當中。
隔著老遠,他都能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煞氣。
“這里幾百年前,曾經發生過一場數十萬規模的血祭。”
穆初泰解釋道:“自那之后,這里便草木不生,生靈難活,連帶著靈脈也轉變為煞脈,長期在此修煉,會有走火入魔的風險,但偶爾在此練武,倒是個鍛體的好地方。
“開始吧,把龍經的最新進展,演示給我看。”
“多謝師父。”
陳三石恭敬一禮,然后提起長槍,開始在煞脈之上操練。
“倒是比之前強了不少,懂得自行微調功法。”
穆初泰將酒壇中的最后一口酒水倒進嘴里:“但是還不夠!
“武道一途,遠遠要比仙途艱難,如果你不能內外都做到極致,就早晚有一天會卡死,知道第武道第四境界是什么嗎”
陳三石道:“請師父賜教。”
“法天象地!”
穆初泰吐出四個字。
法天象地
陳三石看到過類似的記載。
所謂法天象地,可以理解為效仿天地的運行規律或模仿天地的形態。
表現出來以后,往往都是提醒龐大,如上古之神,開天辟地!
只是想不到,此類神通原來是武道修士的專屬。
“仙道是道,武道也是道,兩者雖然有所不同,但總歸是殊途同歸。”
穆初泰繼續說道:“所以你現在開始,就不能只注重外功,要開始在修煉的同時,用身心去感悟天地。”
“弟子明白了。”
陳三石牢牢記下。
“行了,你現在這里練著吧。”
穆初泰將空壇子砸碎:“我去弄點酒喝。”
陳三石按照對方所言,開始嘗試著感悟天地,同時消耗著體內剩余的補天石靈液藥力。
經過這段時間的修煉,他再度來到洞開竅穴的關鍵節點。
陰竅洞開之后,下一個關卡,乃是陽竅。
陽竅位于頭頂的“百會”與“鹵門”之間,是氣與勁合,統一于“靈”的關鍵,屬氣展陽。陽竅開則氣順勁合,陽氣升靈臺,此竅不開,則氣滯勁呆,下重而不靈。
唯有“頭頂”靈虛,洞開陽竅,方能周身勁利、虛靈之感!
陳三石漸漸沉浸在龍經當中,感受著煞氣對經脈的侵蝕磨礪,以及此方天地的與眾不同,也不知道過去多久,直到某個剎那,感覺自己腦后上方茅塞頓開,體內的真力隨之增強。
【功法:龍經(琉璃金身境.初期)】
【進度:200/300】
有補天石靈液,開啟最后的中宮竅,也不需要多長時間。
陳三石放下長槍,徐徐吐出一口濁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