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
陳三石問道:“這是你們給這小子起的名號”
“你這廝,要是再對真君不敬,我可就要對你不客氣了!”
村民揮舞著手中的拳頭。
“你們口中的這位真君,應該很年輕吧”
陳三石打聽道:“你們怎么會愿意給他開宗立廟”
“看來,你們是真沒聽說過真君的威名。”
粗獷漢子說道:“也罷,我就跟你們好好說道說道,免得以后再有冒犯!”
原來,大概在兩年前。
斜月道一帶,出現一名手持鉤鐮槍的修士,來到此地后,先是誅殺貪官污吏,接著又除掉各個山野當中為非作歹的妖修、魔修,一時間聲名大噪。
各地有不少百姓,都自發地為之開宗立廟,稱之為“萬靈燭照應化真君”。
而這位真君,自然就是陳三石的長子,大漢的裕王殿下,陳渡河是也。
正魔大戰開始之前,陳渡河就只身一人進入亂荒雍洲,在數年的時間里通過各種方法,來收集香火修煉武道。
他們父子之間,已經失聯很久。
想不到幾經輾轉,又跑到西牛賀洲來。
看到長子平安,陳三石心里也算是落下塊石頭。
“以前我們拜了那么多年的菩薩,有個什么鳥用像真君這般時常顯靈為民除害,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菩薩吶!”
漢子說著來到供臺前,他沒有帶來任何祭品,也沒有行跪拜之禮,只是點燃三柱檀香,插入香爐當中,然后虔誠地雙手合十,微微彎腰。
只因為,在“萬靈燭照應化真君”的牌位
“吾食香祿,爾得庇護,互不相欠,何須跪拜”
這孩子的性子,倒是一點兒都沒有改變……
為國為民的大道理,講了不知道多少遍,可陳渡河從來都只是表面上裝作領悟,實際上內心依舊不怎么在乎與自己無關的人。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這小子客觀上總算是在做好事。
弄清楚這是什么廟,陳三石就準備轉身離開。
也就在這時,外面突然響起大片腳步,聲音由遠及近,很快就來到真君廟外。
陳三石抬頭看去,就瞧見來了一群身穿僧袍、手持棍棒的和尚闖將進來。
他們并非凡人,都是佛門中的修士。
這些年,尤其是陳渡河對香火一道感興趣后,陳三石私下里也沒少查閱相關典籍。
他對于這一條修行途徑,也總算是有個清晰的認知。
香火神道第一境,乃是通靈境,對應的是煉氣修士。
顧名思義,修士在日夜虔誠的祭拜中,逐漸和神明產生共鳴,繼而能夠與之溝通。
經過神明的同意之后,就能夠吸取香火歸為己用,正式開啟修煉。
第二境,名為開光境,對應的是筑基修士。
神像開光,真名烙印虛空,能夠使出更多香火術法。
第三境,顯化金身境,對應的是金丹修士。
武道祖師當初創立琉璃金身境,參考的便是佛門顯化金身境,但兩者依然有區別。
顯化金身境雖然對肉身有強化,但更多的,還是依靠浩瀚的香火法力。
達到此境界,就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定數量的小型廟宇。
第四境,聚愿明王,對應元嬰修士。
達到此境界,便能夠自己開宗立派,戰斗之時,也擁有自己的法相。
第五境,涅槃菩提,對應化神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