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常,等各級官員匯報完各色事宜,皇上的貼身太監高聲叫到:"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官員們都做好了退朝的準備,這連皇上也不免打起了哈欠,卻不料一人端起了笏板走上前來。
竟是那景大人!
"臣有事啟奏。"
"哦?說來聽聽。"
大臣們紛紛有些不安,畢竟大家都知道景大人身兼監察御史,主要職責是監察百官勸諫皇上,朝中大臣紛紛都有些怵他。
不知這次又是哪家又觸到他的眉頭了。
"是,皇上。"
只見景大人正了正朝服,又撫了扶扶一把須子:
"啟稟皇上,臣今日要彈劾四皇子。"
一句平靜的話,卻像一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湖引起千陣浪,整個朝堂上都炸起了鍋。
也有很多人開始幸災樂禍起來,畢竟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四皇子登基,各種站位的人都有。
現在眾人紛紛瞄了瞄是皇子的臉,卻見他一臉平靜,打探不出什么東西。
倒是皇上臉色肅穆:"繼續。"
于是景大人又清了清喉嚨:
"臣一要參四皇子藐視朝堂律法,私自聚集朝中大臣,疑似勾結;
"二參四皇子奢靡成風,無好生之德。"
大臣們面面相覷,沒了興趣。
要說景大人所說的這兩個彈劾雖也算彈劾,但說到底,整個朝堂上下,誰不會在旬休之日約上三五個同僚,一起去游玩?
再說這奢靡成風,因著朝野上下,就連皇帝自己也是如此,誰又能五十步笑百步呢?
所以說景大人今日的彈劾也必將不了了之,于是眾人的嘲笑目標瞬間轉向了景大人。
只是眾人左看右看,卻不見這人露出半點不適的臉色,不知該說他是臉皮厚還是咋的。
卻聽一旁觀察已久的張知玉突然出聲:"不知景大人,可有證據?"
此時張知玉身著一身朝服,挺拔的身姿倒稱的起皇子身份,在眾大臣眼中更是顯得正氣十足。
而正中央高坐龍椅的皇上卻是恢復了冷靜,他朗聲問道:"景卿若有證據便呈上來吧。"
眾大臣紛紛等著看景大人鬧笑話,順便好落井下石。
眾所周知,監察御史便是言官,通常時候是不會搜尋到證據的,更何況這種情況下就算搜尋到了,也不會治四皇子多大的罪。
于是他們紛紛等著看笑話。
卻不料景大人卻出乎意料的從袖口掏出一封書信,遞交到皇上的貼身太監手上,道:"此物便是證據。"
眾人才紛紛斂色,都伸長脖子想要看清上面的字跡。
不得不說,這群大臣偶爾也很八卦。
看不到書信內容的大臣們只能通過觀察皇上的臉色來辨別,四皇子也如此。
張知玉此時臉上一派平靜,但他緊抿的雙唇卻出賣了他。
雖說這份彈劾并不會對他造成多大影響,但不知為何他的心里總是隱隱慌亂,感覺事情要超出他的掌控之中。
卻不料皇上的臉色越發凝重,眾人紛紛猜測是景大人惹惱了皇上,于是紛紛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