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一桌菜,普通人家哪怕是大過年的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頓,然而此時八仙桌上坐著的,不過就四個人。
主座上的中年男人戴了副金邊眼鏡,五官長相端正有氣勢,他看了看不動筷子的杜女士,眉頭一皺:“月娥,想什么呢?吃飯時間。”
杜月娥反應過來,歉意地笑了笑:“抱歉,今天忙過頭了,感覺有些暈。”
坐在最末位的年輕女孩關切地給她挑了一塊肥瘦相間的肉片:“媽,你要是覺得身體吃不消,就別參與京市大學插隊學生的事兒了,左右不過是一群鄉下人,還真當能出天才啊。”
這說話的女青年身上穿著看似沒什么特別之處,但識貨的就能認出那布料做工、包括樣式剪裁,都是恰恰好的。
而如果姜楠也在這里,就會發現這女孩的長相與姜楠至少有八分的相似。
只不過這女孩的生活優渥,氣色氣質都不是姜桃能比得上的。
杜月娥又蹙眉:“江旻秋,你這話在家里說說也就罷了,千萬別跑出去亂講,人家那大部分都是市縣來的,哪兒來的鄉下人。”
江旻秋坐端正了些:“媽,您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杜月娥一連看了江旻秋好幾眼——這孩子的長相算不上驚艷,但勝在笑容很討喜。
江旻秋也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日常面向外人時,總是擺出笑盈盈的熱情模樣。
再加上優異的成績和大方的性子,從小到大都是一眾孩子里面的中心人物。
各種各樣的獎牌證書那是一個勁往家里搬,榮譽稱號什么的,老師永遠第一個就想起她。
在江家的整個交流圈里面,這個女兒可以說是給他們這做父母的爭了不少光。
這樣優秀的孩子,哪怕不是自己親生的,也不可能不喜歡的。
飯后,杜月娥接過江旻秋貼心送來的熱牛奶,暗暗嘆了口氣。
江文博翻了翻手中的報紙:“說說吧,遇上什么事了?”
杜月娥知道自己瞞不住這個人精一樣的丈夫,溫聲軟語道:“我今天見到那個孩子了。”
江文博動作短暫地一停:“哪個孩子?”
“……她來自洪江市楊花村,長得跟我挺像的。”杜月娥回憶著姜楠的模樣,“不過半點都不如旻秋聰明,還嫁了個殘廢。”
江文博反應過來,若無其事似的繼續翻報紙:“她怎么來京市了?該不會是知道當年的事了吧?”
“不像,”杜月娥搖頭,“她是作為洪江市的插隊學生來京市大學上課的。”
江文博眼神一閃:“她?她什么時候學了醫?”
“不清楚,”杜月娥在江文博身邊坐下,“我看了下,縫合倒是做得不錯,不像是短時間內練出來得。”
“呵呵。”江文博不帶感情地笑了兩聲,有些嘲諷那般放空了視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