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才有更多的腫瘤登記中心出現。
可因為數據的滯后性,有些典型案例也只會在一定的范圍內出現。
在面對未知案例和并不滿意的實驗結果時,有這樣的反應,再正常不過。姜楠看著李想,指著旁邊的椅子示意他坐下,然后當著眾人的面開始對他的數據進行逐一分析。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禮堂內原本局促的氛圍也開始變得炙熱。
李想的眼神由暴躁轉為驚愕,那帶著血絲的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因驚訝而張大的嘴巴能塞進去一個雞蛋。
他搖著腦袋:“這不可能,我之前按照你說的方式嘗試過,可根本推算不出來……”
李想還是不相信,他推著眼鏡,把姜楠寫出來的東西看了一遍又一遍:“原來是這樣!”
“你弄錯了方向,自然推不出結果。”姜楠寫字的手快速地移動,一個簡單的實驗草圖躍然紙上,“每一種疾病都因為個體差異有特例性,我們雖然不能以點推面,但是可以通過病歷的累積總結經驗。”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姜楠開始根據圖冊上的案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直到太陽下山,姜楠才出了禮堂。
臨走前,李想攔住了她,當著科研院其他同事的面對著姜楠就深鞠了一躬。
“實在是抱歉姜楠同志,這件事我沖動了,考慮不周,給你造成了困擾,對不住。”
姜楠趕忙把人扶了起來:“發現問題,懂得質疑是好事,在醫療有關方面,只有吹毛求疵才是對每一個患者的認真負責,我也是之前沒跟大家說清楚,這才出的誤會。”
隨后,姜楠突然轉了口風:“你們整天呆在科研院,去醫院參與手術會有更深的體會。”
在話音落地的一瞬間,李想恍然大悟般抬起了頭。
姜楠笑了。
明媚的笑容在禮堂門口橙黃色的光下,顯得那么耀眼。
幾天之后,姜楠正在診所給人針灸,郭鳴推門而入。
“小姜同志,這回可真是給科研院的同志上了生動的一課啊!”
姜楠有些意外:“那就是正常的案例討論。不過我說話時語氣可能有點嚴肅,郭教授不因這事生我的氣就成。”
“那哪能啊?”郭鳴進屋坐下,還把手里提著的盒子放在了桌上。“你在禮堂上完課的第三天就有人提議讓科研院對這次腫瘤課題研究的研究員,參與到一線工作,這事兒之前科研院里就有人提過,但一直沒人響應,這回,我那的報名表都要堆成小山了。”
郭鳴把盒子推到姜楠面前,“這里面是增白霜的追加樣品,之前給你的那份有點少,我這也擔心不夠用,就又給你送了些。”姜楠聽著笑彎了眉眼:“這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多謝郭教授!”
大年初六那天,吳濤讓人送來的信,信上說是想要一些樣品進行數據比對。
可姜楠手里的樣品有限,給了吳濤就很難進行后續的工作,她也不好厚著臉皮去科研院要。
郭鳴送來的這批樣品,時機正好,姜楠沒有耽擱,隔天就和鐘姐的貨一道送上了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