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靈靈和孔慶芝異口同聲地說道。
吃完早飯,三個人一起出了門,葉靈靈和孔慶芝是要去上工,蔣夢晴則是要去找村長去看村衛生室的選址。
村長說的老余家的那處舊房子她知道,那處房子在村大隊辦公室旁邊,余老頭死了以后就一直空著,雖然不大卻也是村里難得的磚瓦房。
前世的衛生室就是建在那里,當時孫知曉成為衛生員后,她沒少去那里教她醫術給她幫忙。
蔣夢晴不由地搖頭苦笑,這么一看自己之前和孫知曉之間還是競爭關系呢,她在給自己出主意的時候又有沒有私心在里面呢?
蔣夢晴跟著村長又參觀了一下老房子,很典型的農村特有戶型。
房子坐北朝南,東西兩間正房,中間堂屋有兩個灶臺,分別通著兩個房間的火炕,堂屋的后門通著后院,面積將近二分地。
蔣夢晴對這個后院滿意得不得了,她可以把后院開墾出來種上一些常用的藥材,這樣村民們有個頭疼腦熱的用藥也方便。
和村長交流了想法以后,村長也是十分的贊成。
本來村里把衛生員這個名額給蔣夢晴是存著補償她的心理的,并沒覺得她能在這個職位上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結果蔣夢晴卻著實給了他不小的驚喜。
西醫確實見效快,但是要有藥還要有錢啊,他們村里窮,好多人生病了全靠硬抗,扛過去還好,扛不過去就拖成了大病。
蔣夢晴提議中西藥結合,就不一樣了,一些小毛病中草藥就能治,草藥山上就能有,這樣一來村民們就再也不怕買不起藥了。
他也不用為了一點西藥配給和隔壁村的老劉爭得面紅耳赤了。
越想越美的老村長對著蔣夢晴咧著嘴傻樂。
“小蔣知青,這個房子咋改,你跟我說,需要啥家具你也跟我講,我下午就聯系泥瓦匠和木匠給你弄好!”
蔣夢晴看著老村長的激動勁有些摸不著頭腦,畢竟前世改建衛生所的時候她也有幫忙,也沒聽說老村長這么積極啊。
她和老村長一起探討了半天,最終決定,東屋的炕不動,留給她休息用,靠墻讓木匠給她打一排柜子,存放一些貴重的藥品。
西屋作為醫療室,火炕刨了,木匠給打一張單人床,一張書桌兩把椅子再靠墻打一排存放中藥帶抽屜的柜子。
村長風風火火地走了,說是要去喊木匠和泥瓦匠過來準備開工。
蔣夢晴看得有點懵,不過也是好事,衛生所早一點投入使用也能早一點造福村民,她也沒意見。
眼看時間還早,她溜達到了王大柱家,大柱媳婦有點低燒,其他還好,她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不得不說大柱媳婦還是蠻幸運的,在那么惡略的情況下生產,沒有出現感染的情況。
至于暫時低燒是正常的,倒是不需要過于擔心,只要營養跟上身體恢復起來還是蠻快的。
王大柱去上工了,孩子放在他老娘的房間里。
蔣夢晴又到老太太房間里給小孩檢查了一下,孩子狀況還好。
老太太說孩子的娘還沒有奶,所以孩子在吃米湯,孩子懂事,不折騰人,挺好養的。
蔣夢晴借機也給老太太把了一下脈,問了老太太平時吃的藥后,她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老太太本來沒生什么重病為什么這么多年都沒治好呢?
而且老太太這么多年以來吃的藥都是不對癥的,還好藥性不大,不然不把老太太吃死才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