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可以讓敵人誤以為他已率領全軍遠赴他處,使其誤認為己方已失去進攻能力。而實際上,他暗地里留下5千精銳,出其不意地偷襲敵人的家園,或是敵人的補給線,甚至是那個敵人可能正在等待會面的盟友。這種戰術,既能讓敵人措手不及,又能使己方占據主動。
再者,亞歷山大還可以巧妙地利用這5千雇傭兵作為核心,再征召士兵加以擴充,讓老兵擔任軍官和領導。這樣組建起來的軍隊,不僅戰斗力強大,而且極具凝聚力,確實是1支極其有效的軍隊。
亞歷山大發現,只要善于隱藏這些力量,他便能在防守與進攻之間游刃有余。這種可能性,簡直是無窮無盡。
而之所以雇傭這些傭兵,其實也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對于國王和其他高級貴族而言,雇傭外國軍隊作為保鏢,早已成為了1種傳統。比如那著名的瑞士衛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是因為,當你的軍隊都來自你的土地時,他們可能會希望你做出1些對他們有利的事情,而反感那些對他們不利的事物。即便這些事物對整個國家有利,他們也可能因此而心生不滿。因此,出于謹慎,許多國王都會選擇利用與本國無關的外國勢力來保護自己。
這些外國傭兵,他們會有固定的任期,并獲得豐厚的黃金報酬。作為回報,無論國王對他的臣民做了什么,他們都應該保持沉默,并盡忠職守。這種安排,已經經過了幾個世紀的考驗,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在古代,皇家衛隊猶如璀璨星辰,自軍隊中熠熠生輝,他們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英勇與智慧,被譽為帝國的最精銳部隊。然而,這些被光環籠罩的戰士,在大多數時候卻似乎陷入了1種靜止的狀態,如同深潭中的靜水,波瀾不驚。
他們身處帝國的心臟——都城之內,4周有巍峨的城墻與龐大的軍隊作為屏障,保衛著國王與帝國的瑰寶。若皇帝在自己的宮殿中也要時刻面臨風險,那才真是天下之大不韙。因此,這些皇家衛士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顯得悠閑自在,對國家的實際防線貢獻甚少,也屬情理之中。
然而,長久的安逸卻如同溫水煮青蛙,讓他們逐漸沉溺于惡習之中,貪婪與腐敗的種子在內心深處悄然生根發芽。畢竟,他們保衛國王,也就意味著他們有能力停止保衛。這種微妙的權力平衡,使得這些衛士在很多時候對這片土地上的統治者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甚至能夠左右朝政。
羅馬禁衛軍便是1個鮮明的例子,他們完美展現了軍隊保護國王時可能陷入的泥沼。這支曾經備受尊崇的戰士,在歷史的長河中卻留下了諸多血腥與背叛的印記。他們殺戮的皇帝數量接近驚人的兩位數,甚至有1次將皇位當作商品1般出售,將權力拱手讓給出價最高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羅馬帝國晚年的諸多麻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這些禁衛軍造成的。他們頻頻罷黜皇帝,導致了帝國的不穩定與動蕩。
在亞歷山大的時代,這樣的亂象亦可見端倪。上1次阿丹尼政變中,前國王被廢黜,這背后的推手竟是皇家衛隊隊長。他因私怨而背叛了自己的君主,成為了政變的關鍵人物。這不禁讓人唏噓,讓1個貴族來保護國王,本身就是1場矛盾的鬧劇。貴族與王室之間的爭斗從未停歇,他們互相打壓、互相牽制,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明爭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