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深知此理,因此他打算讓侍衛隊長赫米庫斯也成為貴族,以此平衡雙方的力量。他對赫米庫斯充滿信心,認為他是1個嚴格意義上的軍人,只會按照命令行事,不會背叛自己。然而,他也明白,傳統的雇傭兵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可以為他的子孫后代開創事業。因此,他計劃在未來逐漸用雇傭兵替代皇家保鏢,只留下最核心的5十人作為自己的親信,其余人員則全部由雇傭兵擔任。
然而,計劃總是美好的,現實卻往往充滿變數。雇傭兵最大的隱患便是背叛,尤其是當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報酬時。即使亞歷山大如今富甲1方,誰又能預測未來的風云變幻呢?敵人只需略施小計,便可輕易收買這些雇傭兵,讓他們背棄雇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有1群奉獻和忠誠的人來幫助1個人渡過難關。
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即使是最忠誠的戰士,在金錢的誘惑下也可能動搖信念。敵人采取了簡單的行動,付給這些人更多的錢來背叛他的雇主。最終,如果這些雇傭兵成為唯1保護國王的人,那么他們也可能成為國王最初試圖避免的問題。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的教誨,此時顯得尤為深刻。他深知,面對這樣的困境,沒有完美的答案。
此外,我們還需明白,即使是那些看似完美的解決方案,也可能隱藏著無法預見的危機。奧斯曼禁衛軍便是1個典型的例子,他們由從其他領土帶走并皈依伊斯蘭教的基督教孤兒組成,原本是為了培養忠誠的戰士。然而,在權力的腐蝕下,他們也難免走向墮落與背叛。收養年輕的孤兒,讓他們從小就向國王宣誓效忠,并限制他們獲得財富和家庭,這個想法聽起來像是在紙面上培養忠誠士兵的好方法。然而,歷史卻告訴我們,即使是這樣的精心策劃,也無法完全消除背叛與腐敗的可能性。
因此,亞歷山大得出的結論是,保留1群雇傭兵比居住在他的土地上的貴族和士兵更容易理解和控制。他們雖然可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滿,但相比之下,他們的行為更容易預測和掌控。當然,使用雇傭兵也會帶來1系列相關問題,如忠誠度、待遇問題等。然而,亞歷山大并不懼怕這些問題,他打算在政策推行過程中慢慢解決,出現問題就處理,并試圖找出雇傭兵與忠誠核心之間的最佳數量平衡。
他有意向凱撒雇傭兵提出每月百羅帕爾的報酬,并為他們及其家人提供食物和住宿的保障。這樣的優厚待遇,無疑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忠誠之士為他效力。然而,他也明白,金錢并非萬能之物,真正的忠誠與信仰才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因此,他將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努力尋找那個最佳的平衡點,讓忠誠與利益共存,為他的帝國開創1個更加輝煌的未來。
忘掉那榮耀的凱撒家族吧,向我發誓吧。我也是從雇傭兵的刀劍與熱血中走過來的,你們心中的那份渴望,我感同身受。
亞歷山大曾以那誘人的口吻許下諾言:“你再也不必像那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村莊與城市之間,為了1丁點的利益而爭斗。你將擁有1個溫暖的居所,每餐都有豐盛的食物。”
“你只需割舍與舊主的羈絆,轉而向我獻上你的忠誠。只要你為我效忠2十5年,我甚至可以讓你成為贊贊的公民!”這公民身份的誘惑,如同磁石1般,吸引著每1個雇傭兵的心。那或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終點,因為公民的身份意味著他們將享有無數令人艷羨的特權——法律的庇護、擔任公職的權利、財產的擁有與繼承、免稅的優惠,以及國家福利的滋潤。
因此,當亞歷山大拋出這誘人的條件時,最先跪下的便是那些傭兵團的首領。他們聲音激動,近乎狂熱地宣誓:“大人,自您掌握我們命運的那1刻起,我們便是您的忠誠之士。與前雇主的契約,已如廢紙1般。”
“請賜予我們任何命令吧,即便是赴湯蹈火,我們也在所不辭。”隨著佩特里庫諾的離去,許多人選擇追隨亞歷山大,尤其是那些軍官,他們與亞歷山大和其他軍事領袖有著深厚的交情。正是從他們口中,亞歷山大得知了他們來到此地的真正原因。得知佩特里庫諾的真實意圖后,亞歷山大心中難免有些失落。盡管兩人時有分歧,但他總以為那只是旅途中的小插曲,不值1提。然而,似乎只有他1人如此天真。嫉妒,那只綠色的野獸,正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