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跡象讓亞歷山大開始認真考慮是否應該給這個人任何權力職位。然而,即使亞歷山大愿意,目前他也找不到1個能夠替代泰奧尼勛爵的人選,哪怕只有他十分之1的能力。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亞歷山大似乎只能與泰奧尼勛爵打交道。于是,亞歷山大試圖利用這種不利的局勢,用更大的財富和權力的承諾來安撫泰奧尼勛爵。“所以我才把提比亞斯南部交給你,這個國家最肥沃的地方,是從王室手中奪來的!這是對你的獎賞,你可以用它來進1步削弱王室的力量!”亞歷山大聲稱。這確實是他的真實意圖。
他還有另1個考慮,那就是南方的貴族普遍比北方的貴族對王室更為忠誠。其中許多人甚至與塞索斯各個城邦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亞歷山大并不希望菲利普重新與這些忠誠的人建立聯系。他希望通過將提比亞斯南部交給泰奧尼勛爵來控制這1地區的局勢,并進1步削弱王室的影響力。
相反,亞歷山大懷揣著深遠的意圖,企圖借助席奧尼勛爵之力,取代他原本的地位。他巧妙地在這股地方勢力與眾人眼中的“叛徒”之間,播種了1種微妙的敵意,營造出1種微妙的平衡態勢,讓他們彼此牽制,無法輕舉妄動。隨著席奧尼勛爵占據了菲利普鐘愛的土地,王儲菲利普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更為務實的北半部,那里,亞歷山大的影響力顯然更為強大。
席奧尼勛爵心中雖對亞歷山大的豐厚獎賞存疑,懷疑其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動機,但他所統治的那片肥沃、郁郁蔥蔥的田野,卻宛如1片神奇的樂土,至少為他帶來了1絲慰藉,緩解了他內心的痛苦。于是,亞歷山大似乎暫時躲過了這場潛在的災難,至少在目前看來是如此。
完成這1切布局后,亞歷山大開始著手為菲利普和其他貴族準備1場莊嚴的宣誓儀式。他深思熟慮,決定將這場儀式安排在初秋時節,以便給予所有貴族充足的時間抵達首都。隨后,亞歷山大迅速行動起來,向所有貴族派出信使,傳遞著這樣的信息:“以王儲菲利普之名,望你速于秋季蒞臨新領主贊贊帕夏面前,宣誓永恒的忠誠。”這簡短的3十1個字,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蘊含著霸道之氣。
這封信的簡潔,與常規的貴族通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常,寫給貴族的信函都會充滿華麗的辭藻,即便是開頭段落,也會至少寫上3百字,充斥著問候與贊美之詞,強調他們對王室的貢獻。而正式的邀請函更是長達數百甚至上千字,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貴族的尊敬與期待。然而,亞歷山大的信卻摒棄了這些繁文縟節,直接而有力,甚至可以說是粗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