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嘗試了新的鑄造方法后,亞歷山大關注起他為礦井工人設計的頭盔原型。鑒于礦井中落石和碎片頻繁導致奴隸傷亡,他深感痛惜,因此決定制作1些簡單的安全帽。對于亞歷山大的要求,馬文迅速作出回應,熱情地引領他觀看成品。當亞歷山大親眼見到這頂頭盔時,其精細的裝飾和華麗的圖案令人嘆為觀止。顯然,馬文誤解了亞歷山大的意圖,以為這頂頭盔是供他佩戴的。
在此過程中,馬文對亞歷山大傳授的鍛焊技術贊不絕口。這種技術通過加熱兩塊金屬至高溫,并用石灰石等助焊劑作為粘合劑,將它們錘擊在1起。這種工藝使得鐵匠能夠制造出復雜的組件和結構,如鉸鏈和盔甲部件。馬文熱切地向亞歷山大展示了這些樣品,并興奮地表示:“大人,我們從未如此得心應手地塑造鐵!以前,每當試圖連接分開的鐵塊時,它們都會折斷或破裂。
但現在,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將它們連成數里之長!”盡管馬文的言辭有些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添加石灰石的技術確實讓他的同事們感受到了革命性的進步。許多人甚至私下里認為來到贊贊是他們1生中最好的決定,因為這里所實踐的技術遠超過他們的時代。
最后,馬文向亞歷山大展示了1種裝飾技術——浮雕和追逐。這種技術通過錘擊金屬的反面形成凸起的圖案,再通過雕鑿工藝對金屬正面進行精煉和細節處理,使鐵匠能夠在金屬物品上創造出復雜的圖案和花紋。
亞歷山大凱旋時所穿的裝飾鎧甲便是這種技術的杰作。他手捧著頭盔,對鐵匠們的精湛技藝贊不絕口:“真是太棒了!我對這里的規模和產品質量非常滿意。你們做得很好。”隨后,他無視馬文滿臉笑容的表情,補充道:“因此,我希望你能在車間開辟1個新區域,制造1萬個這樣的硬頂。當然,不需要所有的裝飾,它們將僅供奴隸使用。”
"‘1萬頂頭盔!’馬文對這個數字的反應遠比探討奴隸是否需要佩戴頭盔來得激烈。他低下頭,聲音略顯顫抖,困難地吐露出:“然而……然而……大人,我們的人手嚴重不足。甚至鐵匠的數量都遠遠不夠。我們現在的情況已經十分嚴峻。”馬文顯然不愿承認在執行這項任務時所遭遇的困境。但以他現有的資源,他確實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大量的頭盔制作。同時,這也將影響其他物資的供應。因此,鐵匠們咬緊牙關,為了避免違約,他們不得不提前尋求額外的援助。
亞歷山大迅速回應,1邊安慰著稍顯慌張的馬文,1邊輕松地提議:“你將會得到他們的,1千名工人和5十名鐵匠如何?這足夠了嗎?”這些工人來自于人口剛剛激增的贊贊省,由于近萬名戰俘及其家庭被強制遷移到該省的郊區,使得該省人口增加了近十萬。此外,還有另外3萬至5萬的人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機會涌入這座城市,他們大多來自提比亞斯較為貧困的地區,如塞薩利郊區,甚至是贊贊的偏遠地帶。那里有大量的工人、鐵匠和其他工匠等待機會。因此,對于亞歷山大來說,在這個工人緊缺的時刻,調動1千名工人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1次資源再分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