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站立在橋頂,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正在激烈進行的戰斗,欣喜地發現戰斗進展得頗為順利。
軍團士兵們英勇無畏地投入戰斗,截至目前,防線堅如磐石,幾乎沒有絲毫屈服的跡象,顯得異常堅固且穩健。
事情進展得如此順遂,以至于這位平素向來謹慎的人,此次竟無視了希米庫斯的苦苦勸說。希米庫斯試圖讓亞歷山大放棄,他急切地說道:
“亞歷山大!此地不安全。在這座狹小的橋上戰斗……極易被困住。我們趁早撤離吧!把這里留給士兵們,我們去鎮守小島。”
見當下事情進展這般順利,那人便想借機好好加以利用。
而希米庫斯所提及的潛在危險,其實亞歷山大本人在初次看到伯納德勛爵的船只時便已有所思量。
然而,這一回,亞歷山大卻罕見地選擇了否決這一建議。即便這個人的理由充分且合理,他只是輕蔑地揮了揮手,認為此事過于牽強,根本不值一提。
“不用了!他們已然崩潰,憑什么困住我們?明明是我們困住了他們,哈哈!”
不知今日亞歷山大緣何突然展現出這種冷酷無情、近乎極度關切的態度。
或許他只是感覺有所不同,或許他也渴望如同他的士兵一般在戰場上宣泄自己內心的挫敗感,又或許他只是甘愿在這種情形下承擔比往常更為巨大的風險。
畢竟,他曾經說過,沒有風險便無法戰斗。
故而,無論究竟是何種情況,亞歷山大都堅決拒絕離開。甚至在看到赫米庫斯那張滿是不悅的臉后,他還補充道:
“此外,士兵們需要我留在此處。倘若我離開,他們或許會認為我臨陣脫逃。如此一來,士氣定然會大幅下降。我們甚至有可能會失去這座橋梁。那必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當然,這一切皆為夸大其詞,亞歷山大自己對此也心知肚明。
以他們部隊當下的狀態,他們斷不會因為亞歷山大的缺席而潰敗。
尤其需要考慮到的是,這些皆是訓練有素的士兵,而非臨時征召的農民。
事實上,鑒于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許多人甚至可能會因亞歷山大離開危險之地而感到欣喜。
在橋上戰斗的確充滿危險。
于是,聽聞亞歷山大這牽強的辯解,這位冷漠的男子再度嘗試,試圖憑借亞歷山大的話語來反駁他自己。
“那么奎諾林便可以接管這里的指揮權了。”赫米庫斯用平淡且冷漠的語氣簡潔地說道。
奎諾林乃是赫米庫斯的得力助手,由于赫米庫斯必須時刻如膠似漆般粘著亞歷山大,所以這里的一應事務通常皆由他負責處理。
因此,讓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來掌管陣法,無疑是極為安全的抉擇。
但這自然未能獲得亞歷山大本人的贊同。
亞歷山大并未真正找尋借口,因為他著實關心自己的陣型。
故而,亞歷山大輕拍了拍赫米庫斯的肩膀,試圖通過安撫他來減輕其憂慮,
“放心吧,希米庫斯!這座島安然無恙。我們擁有兩百名士兵以及幾百名仆人在此。無人能夠從我們手中奪走它。”
“而且我們在此地也萬分安全。反正無人會對我們發起攻擊!瞧瞧四周!四周皆是茫茫大海!我們能夠看到任何人在一英里外向我們襲來!所以放松些吧!”
倘若希米庫斯能夠聽懂,亞歷山大或許會說出那句聞名遐邇的話語——
“冷靜點,伙計。”
聽到亞歷山大不斷的鼓勵以及他所給出的理由,希米庫斯的確感到了些許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