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沖向亞歷山大陣腳的指揮官正是阿基拉斯將軍本人,他騎乘高大且沉重的戰馬,仿若一列奪命的貨運列車疾馳而來。
通常而言,身為全軍統帥,指揮僅僅一千人的部隊,對他而言著實是件顏面盡失之事。
但在帕克勛爵近期的一番長篇大論之后,即便是這位最高將領亦未能逃脫勛爵的怒火,于是他悄然接管指揮權,心中暗自起誓要證明自身的價值。
無論付出何等血的代價,他都要收復該島,并誓言帶回敵方指揮官的首級,以此為近期的所有敗績致歉。
當下,那個目標便是亞歷山大的頭顱,從當前情形來看,其脖頸恐有被斬斷之虞。
“撤退!撤退!撤退!”
“后退!后退!”
“集結!填補所有空缺!”
“團結一致!切勿動搖!”
面對夾擊所造成的艱難困境,軍團士兵們甚至無暇哀嘆自身的悲慘境遇。
他們此刻更關注的是生存,故而本能地試圖遠離阿基拉斯的部隊,從橋口往橋中心移動。
但他們移動的距離極為有限,因為后方的侯爵指揮官亦同時發動攻擊,發出與阿基拉斯相似的吶喊:
“此刻,弟兄們!出擊!復仇之時已至!殺光他們!為了我們所有陣亡的兄弟!”
他亦瞧見一面新旗幟的出現——一匹紅馬浮現于金色麥田的對面,他知曉其代表的意義,隨即歡呼雀躍。
“為了我們的兄弟!”
于是,他們亦如侯爵的軍隊一般,滿懷熱忱地發起沖鋒,發出嗜血的怒吼,給予亞歷山大的軍隊致命一擊。
那么諸位或許會問,那些被圍困之人心中在思索些什么呢?
嗯,自然不會是樂觀的念頭。
各位指揮官與軍官皆竭力維持士氣,許多人高呼激勵之語,勸誡士兵莫要抱過高期望,要戰斗至最后一刻。
另有一些人則敦促士兵盡可能多地消滅敵人,甚至要求他們發起自殺式攻擊。
但直至最后,無論他們是試圖迎合士兵的生存本能,還是滿足其對鮮血與復仇的原始渴望,皆收效甚微。
他們又能如何呢?
此等情形并非單憑言語或者策略便能化解。
他們被困于這座狹窄的橋上,遭受來自兩方的攻擊,再多的詭辯亦無法改變這一現實。
那里的所有老兵皆明晰這一點,他們擺脫困境的唯一途徑便是尋求外界援助。
故而,在那之前,這些人唯有緊鎖住盾牌,靜候奇跡降臨。
“我如今該如何是好?我如今該如何是好?天啊,我為何不聽從赫米卡斯的勸告?天啊,我為何不聽從赫米卡斯的勸告?我如今該如何是好?我如今該如何是好?”
當手下祈求上蒼拯救之時,亞歷山大本人卻深陷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此男子從未遭遇過如此危殆的境地。
即便在被包抄或者敵人沖向其防線之際,他亦未曾感受過如今這般恐慌與痛苦。
至少在那些情形下,他尚有逃跑這一糟糕的選擇。
但在此處,他仿若被困于魚籠之中的魚,在編織筐里雖能短暫游動,卻終究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