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回應,希特人迅速展開小規模的伏擊行動。他們彎弓搭箭,向下方投擲石塊,試圖以這種方式報復敵人在白天給他們帶來的痛苦。
畢竟,這些試圖取回石頭的士兵,此時實際上毫無防御能力,他們根本無力對抗投石機。
他們手中的弓箭,對于那些堅固的攻城機器而言,宛如隔靴搔癢,無法造成實質性的損壞。
而侯爵一方的投石機,即便放置在城墻頂部以增加射程,卻依舊因射程有限而難以對亞歷山大的部隊構成有效威脅。
唯一能夠對襲擊者構成威脅的原型機,還是從亞歷山大手中繳獲的戰利品,此刻被當作研究材料,安置在后方。
于是,收集石頭的行動,瞬間演變成一場夜間致命的捉迷藏游戲。
赫爾瓦蒂人必須絞盡腦汁,嘗試各種充滿創造性的方法,以接近城墻而不被射中;而城墻上的守軍,則需想盡辦法識破他們的偽裝,將其擊退。
幸運的是,風向最終轉向對亞歷山大有利的方向。由于夜色深沉,能見度長期不佳,守軍發動的小規模沖突幾乎從未成功。
此外,在歷經一整天的城墻守衛工作后,這些守軍早已疲憊不堪,幾乎沒有精力再在隆冬的寒夜中,等待并搜尋那些可能隨時出現、神出鬼沒的敵人。
有時候,倘若天氣過于寒冷,亞歷山大甚至會故意推遲進攻,讓那些守望者整日不得安睡,進一步消耗他們的精力。
就這樣,在這場你來我往的較量中,進攻方慢慢地開始占據上風。
然而,即便取得了這一點看似微不足道的成功,亞歷山大卻依舊感到進展的速度猶如蝸牛爬行般緩慢。
他敏銳地意識到,在短期內,想要突破這堵堅固的城墻,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經過估算,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即便是最為樂觀的情況,也需要兩個月之久。
但亞歷山大卻不愿在此地耗費如此漫長的時間。他來到此地,已然將近五個月,按照他原本的計劃,打算在第六個月結束時,便抵達贊贊,這其中還包括了路途所需的時間。
時不我待,亞歷山大再也無法繼續等待下去。于是,他面帶燦爛的笑容,卻心懷殘忍之意,向梅茲蒂爾提出了一個冷酷的提議:
“梅茲蒂爾酋長,你瞧,我們的敵人實在太過膽小怯懦,根本不敢在戰場上與我們正面交鋒。
而想要打開他如同洞穴般龜縮的藏身之所,實在是一件繁瑣至極的事情。
如今,我的軍需官告知我,我們所儲備的糧食,恐怕不足以支撐我們堅持到最后。
所以,你和你的手下,何不到周邊的鄉下去轉一轉呢?幫我們從當地百姓那里收集一些物資吧!”
這實際上便是亞歷山大毫不掩飾地允許梅茲蒂爾去襲擊和掠奪附近的西巴里亞人。
聽聞此言,梅茲蒂爾的眼睛瞬間亮如星辰,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他激動地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