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精致的擺設,仿佛一件件凝固的詩篇,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工匠的巧奪天工;鐵藝家具線條流暢,造型獨特,散發著一種別樣的藝術氣息;甚至連鐵門和窗戶,都被打造得美輪美奐,每一處花紋都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這最后的奢華景象,著實讓赫爾瓦蒂人驚得合不攏嘴。要知道,在他們的世界里,哪怕只是一把劍,都足以成為家族世代相傳的至高無上的傳家寶。
事實上,劍對于他們而言,珍貴到難以用金錢衡量,因為獲得劍的途徑只有一個——偷竊!這意味著,要么是從外族人手中搶奪而來,要么便是在戰場上作為戰利品繳獲。
然而,在這里的西巴里亞人,竟用如此珍貴的鐵,去建造巨大的門窗,甚至用來制作雕像!
鑒于赫爾瓦蒂人自身幾乎不生產任何鐵制品,鐵資源在他們眼中是如此稀缺珍貴,眼前這般對鐵的“浪費”,實在是超乎他們的想象。
若不是親眼所見,他們決然不會相信,鐵竟能被如此揮霍。他們甚至暗自懷疑,若將此地的所見所聞告知家人,家人們是否會相信他們的話。
于是,為了不被人當作癡人說夢的酒鬼,他們決定帶上證據。所有的鐵制品,哪怕是門窗和大門,都被他們毫不留情地拆開,然后滿心歡喜地扛走。
男人們在拆卸的過程中,臉上洋溢著無比燦爛的笑容,仿佛已然看到了未來富足無憂的生活。他們心里想著,哪怕將這些鐵制品當作廢品賣掉,也足以讓他們變得富足,至少在未來的幾年內,無需再為生計奔波勞碌。
然而,鐵制品在此地的過剩,并非如赫爾瓦蒂人所宣稱的那般,是因為西巴里亞人富可敵國。
實際上,這不過是亞歷山大發明高爐后,能夠大量生產優質鐵所帶來的副產品。開拉,作為鐵加工的主要中心,憑借著能夠獲取極為廉價的鐵這一優勢,成為了其最大的出口市場。
這便導致了一種奇特的現象:人們紛紛舍棄青銅,甚至連相對昂貴的木材,也被鐵所取代。倘若有人聽聞鐵竟比木頭還便宜,大多數人恐怕都會覺得此人不是瘋了,便是在信口胡謅。若證實所言非虛,怕是會驚得吐血。
但就是因為亞歷山大這樣具有非凡創造力的人出現,這般看似荒誕的事情,竟在這片土地上真實地發生了。
因此,在當時,居住在開拉周邊的貴族與上層階級中,形成了一股時尚潮流,那便是用盡可能多的鐵制品來裝飾家居,以彰顯自己的財富與地位。
當然,鐵并非赫爾瓦蒂人在此地發現的唯一豐富之物。他們還邂逅了一些更為神秘、難以捉摸的東西,一些他們只在傳說中聽聞,卻從未親眼見過的奇妙物件……玻璃!確切地說,是清澈透明的玻璃。
在赫爾瓦蒂人的認知里,倘若鐵是如同金或銀一般的“稀有”金屬,那么玻璃,便宛如傳說中的金剛石,只存在于故事與民間傳說之中。
即便是那種渾濁、不透明的玻璃,在現代常用于制作彈珠和其他小玩具的,他們都鮮少見到。而這透明如水晶般的玻璃,對他們而言,實在是太過新奇,以至于這些劫掠者初見之時,竟全然不知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什么。
“這是何物?瞧著竟似一汪清水!”一名身形粗獷、蓬頭垢面的男子,一邊從附近的架子上拿起一尊狗的玻璃雕像,一邊粗魯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臉上滿是茫然之色。
這名男子與他的二十來個兄弟,闖入了當地一位貴族的莊園。在殘忍地殺害了那位貴族后,他們正忙著搶奪莊園里的一切。這其中,自然不僅有各類財物,還包括那些不幸的女人。
莊園之中,回蕩著無數不愿被擄走之人的凄厲尖叫,仿佛一曲悲愴的挽歌。
這位最先發現玻璃展品的男子,因排在隊伍末尾,故而也是最后一批進入莊園的。如此一來,他便錯過了挑選心儀“獎品”的時機,因為無論是好的還是稍次些的“戰利品”,都已被其他人搶走。
于是,在其他人尚未完全搜刮完之時,他便開始在莊園里四處搜尋,渴望找到能讓自己不虛此行的最佳戰利品。就在此時,他偶然間發現了這座玻璃雕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