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戰例:攻擊者成功推倒了城墻,卻在后續與守軍的混戰中,被頑強的駐軍擊退,最終功虧一簣,未能贏得這場城市攻堅戰的勝利。
亞歷山大同樣面臨著如此嚴峻的挑戰,即便城墻被成功拆除,他依舊必須直面城內兩萬余名士兵以及新近征召的民兵。
正當亞歷山大沉浸在對未來戰事的種種設想與謀劃之中時,帳篷外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聲音,一名偵察兵請求覲見。
“大人,敵人已經開始出擊了,我們的士兵正在跟蹤他們!”那名偵察兵甚至來不及做任何自我介紹,便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沖口而出地報告道。
“真的!”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亞歷山大幾乎無暇去計較報告的形式是否合乎規矩。他瞬間激動地站起身來,迫不及待地催促那名偵察兵詳述具體情況。
根據信使的描述,附近的偵察兵在黎明時分,目睹一大群船只從河邊悄然駛離凱拉城,朝著南方或東南方向破浪前行。那些船只的甲板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身著精良戰甲的士兵。
“南方?他們在那兒干什么?”亞歷山大喃喃自語道。這一情報,讓他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原本高漲的熱情也隨之消減了幾分。
他原本滿心以為,希特人和侯爵們會聯合起來,在城墻之外與他展開一場激烈的正面交鋒,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戰斗場景。
當他向偵察兵表達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時,那名偵察兵思索片刻后,也覺得此事頗為蹊蹺。
“也許他們知道自己守不住這座城市,所以選擇放棄了它?”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這名偵察兵如此推測道。在他看來,這似乎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亞歷山大陷入了沉默,并未立即回應。他覺得這個理論疑點重重,因為就目前的形勢判斷,至少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這座城市似乎還不至于淪陷。
而且,即便城池淪陷迫在眉睫,對于對手而言,留在城內憑借堅固的防御工事,依舊是擊敗他的最佳選擇。
但另一方面,他也無法完全否定這種可能性。畢竟,不久之前,他自己也曾采取過類似的策略。
“增援!”這個念頭如同一道閃電,劃過亞歷山大的腦海。
他猛地站起身來,神色嚴肅地對著斥候果斷下令:“立即傳令全軍,準備出擊!敵軍極有可能正在與增援部隊會合,這支援軍或許來自當地貴族,亦可能是斯特勞斯家族!”
亞歷山大神色沉穩,他做出決定,將修改軍隊調動的命令交由軍官們傳達,把行動時間從“立即”調整為“明天”。畢竟,軍隊恰似一部龐大且精密的機器,要改變其行動軌跡,至少需要這么長的時間來有條不紊地進行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