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決策意義非凡。它不僅為斥候們爭取到了更充裕的時間,使其能夠全面且深入地洞察整體局勢,還能讓散布在鄉村各處的梅茲蒂爾的士兵們及時歸營,融入隊伍。同時,也給予了士兵們寶貴的時間,去充分探討戰略,精心制定連貫而周全的計劃。
就在眾人熱烈討論之際,許多官員提出了一個看似一目了然的問題。其中一位官員提高音量說道:“大人,我們不應解除圍困,反倒該放任他們逃離!這不正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結果嗎?一旦守軍撤離,明日凱拉城便唾手可得!”
此言一出,在聚集的人群中引發了強烈的共鳴,不少人紛紛點頭稱是。
然而,萊姆斯卻滿臉激動,忍不住大聲咆哮著反駁:“愚蠢至極!占領這座城市又有何益處?我們不遠千里來到此地,目標是打敗希特家族,而非僅僅奪得一座城市!只要希特家族勢力尚存,對米蘭達夫人的威脅便如影隨形。你們難道忘了……三個月前,我們才離開這座城市,奔赴希特家族領地……結果呢?發生了什么?”
回想起希特人給萊姆斯以及最初那五千人帶來的痛苦折磨,他心中的仇恨如熊熊烈火般燃燒。他一心渴望著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之戰,絕不愿這場戰役以如此平淡、無趣的方式告終。
而他麾下的眾多士兵,大多也是熱血激昂之士,同樣期盼著一場精彩絕倫的戰斗,他們與萊姆斯心意相通。所以,當他們的指揮官聽聞一些軍官試圖阻礙這場戰斗時,當即提出了強烈抗議。
然而,那些被指責的軍官并未氣餒,他們勇敢地迎接挑戰,冷靜且有條不紊地闡述道:“如今攻下這座城市,情形與以往大不相同。我們現今已具備足夠實力守住它。即便有意與希特人交戰,完全可以在攻下城市之后再行動。這二者并非相互矛盾。我們可以讓米蘭達夫人進駐這座城市……她將如英雄般出現在眾人面前,這位偉大的女士成功阻止了"土著野蠻人和邪惡的阿達尼亞人"將城市化為廢墟。我們能讓她在今日結束前登上王座,屆時,必定無人敢提出異議!”
當這些擲地有聲且極具前瞻性的話語出口時,第一個轉過頭,眼中滿是驚訝與欽佩的,正是亞歷山大。他不由自主地再次仔細打量起這位年輕軍官。
只見這位軍官胡子刮得干干凈凈,留著短短的卷發,臉頰上還帶著些許嬰兒肥,笑起來時還有兩個深深的酒窩,看上去幾乎就像個孩子,最多不過十幾歲的模樣。
亞歷山大思索了好幾秒,才從記憶中搜尋出關于他的資料——這個年輕人名叫沙欣,是近期剛剛加入亞歷山大軍隊的小貴族。他的父親在阿達尼亞戰役中不幸陣亡,當時亞歷山大殲滅了阿蒙赫拉夫特的軍隊,這位年輕人便成了家族繼承人。但因他年紀尚小,險些被私生子兄長篡奪爵位。
幸運的是,亞歷山大吞并了贊贊周邊地區,其中包括他的封地。那時,這位年輕人展現出非凡智慧,以二十五年不間斷的服役,換取了在軍中的一席之地與相應保護。
亞歷山大回憶起這些往事,不禁為發現這樣一顆未經雕琢的寶石而暗自欣喜。當初接受這個提議時,他并未太過在意,畢竟沙欣的封地對他來說微不足道。他之所以接納,僅僅是因為依據法律,這個年輕人是封地的合法繼承人,而亞歷山大也不介意施以援手。
但此刻,看到此人的思維方式與言辭表達,亞歷山大對他的印象徹底改觀。
他不禁陷入沉思,這位年輕軍官所說的話,似乎頗具道理。實際上,他完全可以巧妙利用當前局勢,繞過那些難纏的長老,提名米蘭達夫人為族長,進而讓眾人自然而然地接受她。
亞歷山大甚至想到,他可以安排米蘭達夫人當著眾人的面,以“勾結蠻族,引發這場災禍”的罪名,處決那些可惡的長老。如此一來,便能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舉兩得。
就在亞歷山大全神貫注思索各種可能性時,萊姆斯敏銳地察覺到其他中立軍官的表情變化,他立刻意識到局勢對自己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