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位高級軍官第一個吹響了撤退的號角,目前尚不清楚。但這號角聲如同一個信號,一旦響起,其他人也迅速紛紛效仿。
他們心里都明白,剛剛所遭受的創傷,已經讓他們無力再繼續維持當前的戰斗局面。
“讓他們下地獄吧!讓他們都下地獄吧!”
說出這句話的,不是別人,正是貝克菲爾德勛爵。此刻的他,也如其他士兵一樣,陷入了驚慌失措之中。只不過,他的臉上扭曲著的,更多是痛苦和絕望的神情,而非恐懼和憂慮。
真正令他痛心疾首的,并非這場戰斗的失敗,而是他沒能為家人成功報仇。
然而,盡管他心中有著諸多個人想法,但對于下屬軍官們一致做出的撤退決定,他并沒有表示反對。
在他內心深處,他清楚地知道,這是當下唯一正確的舉動。否則,他恐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軍隊被敵人全部殲滅。
因此,這位老人很快便強迫自己從悲憤中回過神來,更重要的事情涌入他的腦海。
他轉過身,一臉嚴肅地對副官下達命令:
“讓軍隊有序撤退。告訴士兵們不要灰心……希特人正在趕來救援的路上。”
這當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但貝克菲爾德勛爵卻毫不猶豫地選擇利用它,只要能讓軍隊的陣型保持完好,他不在乎手段。
要知道,雖然萊姆斯的突襲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但這終究只是局部現象。
組成侯爵軍隊最前線梯隊的三個分隊中,僅有一個分隊潰敗逃竄。
這些正是被萊姆斯重點攻擊的隊伍,人數大約在兩千到三千人左右。
但其余一萬兩千人仍然相對保持完好。
他們顯然已經失去了戰斗的意志,但與那些逃竄的同伴不同,大多數人并沒有受到太嚴重的傷害。
此外,他們還尚未完全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么。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距離萊姆斯襲擊的地點太遠,而且由于隊伍隊形緊密,他們根本無法看清戰場的真實狀況。
因此,由于萊姆斯襲擊的真實消息還未在軍中廣泛傳播,他們暫時還未陷入全面的瓦解。
看到這種情形,貝克菲爾德勛爵竭盡全力確保這種相對穩定的狀況能夠持續下去。他迅速派遣手下所有的信使,去聯系其他軍官,傳達撤退的命令,并強調希特人即將前來救援的虛假消息。
值得稱贊的是,這位長老領主成功了!
由于聽到盟軍承諾即將趕來救援,并且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同時又擔心當地領主的嚴厲報復,這些征召來的士兵并沒有像他們的少數同胞一樣,四散奔逃。
相反,他們選擇團結在一起,并開始以相對連貫的方式進行撤退。
這個結果甚至讓那些高級偵察兵和軍官們都感到十分驚訝,因為他們深知其中的內幕。
考慮到他們剛剛遭受的沉重打擊,還期望帕克勛爵會趕來幫助他們,這種想法幾乎是荒謬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