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這條防線比作那艘舉世聞名的泰坦尼克號巨輪,那么萊姆斯無疑就是那無情擊沉它的冰山。
因此,當第二波騎兵如狂風般向他們席卷而來時,敵方的衛兵們,盡管他們無比英勇,但在這絕望的局勢面前,最終還是無奈地選擇了放棄抵抗,如同船員們棄船逃生一般。
“快跑啊!咱們實在是支撐不下去啦!”士兵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那聲音仿佛被恐懼和絕望緊緊揪住,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回蕩。
“我方兵力太過懸殊,根本無法抵擋!快散開!趕緊散開呀!”話語中滿是驚慌失措,仿佛世界末日已然來臨。
“敵人的攻勢如疾風驟雨般迅猛,這般沉重的打擊,咱們實在是承受不住啊!”恐懼如同潮水,幾乎將他們僅存的勇氣吞噬殆盡。
“快躲開!快躲開呀!千萬別讓那些如同惡魔獠牙般巨大的長矛刺中你!”急切的呼喊飽含著對同伴生命的擔憂。
當目睹已方騎兵如秋風掃落葉般迅速被消滅后,剩余的步兵們出于本能,為了保住自已的性命,集體做出了放棄陣地的決定。其實,這也實在難以苛責他們。
事實上,萊姆斯所發動的這場襲擊實在太過突然,宛如一道晴天霹靂,讓這些平日里趾高氣昂的精英騎手們頓時亂了陣腳,完全陷入了措手不及的困境。
此刻,整個隊伍混亂不堪,毫無秩序可言,士兵們東奔西走,隊形七扭八歪,簡直就像一盤散沙。即便他們強忍著恐懼,堅守在原地,恐怕也決然無法阻擋萊姆斯那如猛虎下山般的猛烈攻擊。
尤為關鍵的是,這些所謂的“步兵”,實則是下馬的騎兵。他們身上穿著較為輕便的盔甲,手中所持的盾牌也更為小巧。如此裝備,在面對一群全身披掛、武裝到牙齒的騎兵時,無疑處于極為不利的境地,絕非理想的應對之策。
他們唯一能寄希望的,便是手中的標槍。值得稱贊的是,他們倒也確實充分發揮了標槍的效能。只見他們紛紛轉身,朝著敵人的方向,如蝗蟲般發射出一連串致命的“飛彈”,那標槍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寒光,仿佛要將敵人的陣營攪得天翻地覆。
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僅憑這點手段,注定難以改變失敗的命運。
首先,并非所有下馬的士兵都有足夠的勇氣射出這些標槍。因為在戰場的混亂之中,他們害怕一不小心就會傷到自已仍在浴血奮戰的同伴,畢竟還有一些騎兵正拼盡最后一絲力氣,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
其次,即便那些幸運地投擲出射彈并成功擊中敵人的士兵,也未必能夠給予敵人致命一擊。原因很簡單,敵方的士兵和馬匹皆身著厚重堅實的盔甲。騎手們身著標準的步兵盔甲,那堅硬的甲胄仿佛一道銅墻鐵壁,將他們的身軀緊緊護住;而馬匹則配備了由鎖子甲和厚亞麻布巧妙粘制在一起的特殊馬鎧,這馬鎧就如同給馬匹披上了一層堅固的“戰袍”。令人驚嘆的是,僅僅依靠幾支簡單的標槍,想要阻擋這一大批如洪流般洶涌而來的重騎兵,簡直如同螳臂當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若要對其造成實質性的威脅,恐怕需要大量的重型箭矢才行。而這對于倉促組建起來的希特防線而言,無疑是難以企及的。
就這樣,當萊姆斯將那些剩余的零散敵人一一解決之后,他便將帶著騰騰殺氣與威脅的目光,毫不留情地轉向了這些如同令人厭煩的蚊子一般的步兵。
盡管這些步兵皆是從眾多士兵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師,但在武器裝備和人數都遠遠處于劣勢的情況下,終究還是難以承受如此強大敵人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終于,他們再也支撐不住,開始四散奔逃!
“停下!都不許走!我們要保護領主!一定要保護好領主啊!”軍官們心急如焚,聲嘶力竭地呼喊著,試圖阻止這場如決堤洪水般的潰敗。
“你們為什么要當逃兵?你們可是最出色的勇士啊!你們的榮譽究竟在哪里?”話語中滿是憤怒與失望,仿佛在質問這些士兵的靈魂。
“兄弟們!跟我并肩作戰!和我一起為了榮耀而戰!死亡遠比恥辱要好得多!死亡遠比恥辱要好啊!”軍官們拼命地高呼,試圖喚起士兵們心中那一絲尚未泯滅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