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米蘭達夫人乃是家族的族長,她的祖父,也就是前任族長已然宣布了這一點。我們衷心希望您的家族能夠尊重這一既定事實。”
亞歷山大表面上展現出對米蘭達夫人堅定不移的支持,那模樣仿佛是要傾盡全力恢復侯爵家族往昔的榮耀,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
但卡斯特爾勛爵既然不遠千里來到此地,倘若僅僅因為亞歷山大的一句話,便兩手空空、無功而返,那他可就顯得太過愚蠢了。
他當即以強硬的姿態,憑借手中的權力據理力爭:
“據凱特勛爵告知于我,她不過是一位攝政王,僅僅是作為她兒子的替身而已。而她的兒子……不幸離世了……對此我深表哀悼。如今,理應是琳達夫人的兒子,也就是我的侄孫,來繼承這侯爵之位。”
這般針鋒相對的對話持續了許久,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然而,所有的爭論都明確指向一個關鍵問題:老侯爵去世之時,并未給繼承人留下清晰明確的指示。
亞歷山大和卡斯特爾勛爵就這般你來我往,整日喋喋不休,卻始終無法給出一個明確且合乎邏輯的答案。
這意味著,他們終究還是要從各自實力的角度來展開這場艱難的討論。
由于亞歷山大剛剛在那場激烈的交鋒中取得勝利,按照慣例,他首先擁有決定條款的權力。
他思索片刻后,提議道:“大人,我們愿意將侯爵家族四分之一的土地分給琳達夫人和她的兒子,而剩下的部分,便歸我們這些勝利者所有。”
“四分之一實在太少了。我們至少可以接受一半。作為交換,我們還將向聯邦委員會請愿,恢復侯爵家族進入我們安全路線的權限……兩條。”
卡斯特爾勛爵迅速給出了自已的還價,這一回應還算不錯,特別是當你將最后添加的那部分考慮在內時,更顯其吸引力。
畢竟,侯爵家族如今境況如此糟糕,主要原因不正是在于安全路線的限制嗎?
此刻,倘若你覺得這場談判進展得過于順利,認為卡斯特爾勛爵似乎精準地知曉該如何應對,那是因為凱特勛爵早已私下與卡斯特爾勛爵談及此事,并向他簡要介紹了亞歷山大的要求。
亞歷山大此前便曾暗示,如果能夠維持與侯爵家族的自由貿易協定,他同意對土地進行分割。
而卡斯特爾勛爵也深知自已的底線所在,所以明智地選擇了接受。
畢竟,以如今的形勢,能夠奪回侯爵家族一半的領地,已然是相當不錯的結果,足以稍稍平息兄長那如雷霆般的怒火。
但在亞歷山大一番巧妙的討價還價之后,侯爵家族的份額最終被重新劃分成了四十分、四十分、二十分。
其中,那百分之二十的份額……你大概也能猜到,歸亞歷山大所有。
他給出的分割理由,幾乎可以用滑稽可笑來形容,他振振有詞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