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迅速做出了抉擇。眾多因素相互交織,絕大多數形勢都促使他傾向于前者。
此刻的他,深切地感到自已已無力再卷入任何沖突的漩渦之中。
他的使命要求他必須留在這片被稱為“澤恩”的土地,守護這片已然成為他責任的領土。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鑒于梅茨蒂爾當下處于相對平和的狀態,亞歷山大決定暫且按兵不動,以沉穩的姿態靜觀其變,密切留意著事態的每一絲發展。
與此同時,他果斷要求米蘭達夫人派遣得力的同伴前往其他部落。
一旦局勢發生變化,這些同伴就能在關鍵時刻為那些部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共同應對好斗且野心勃勃的赫爾瓦蒂人。
就在這段時間里,亞歷山大聽聞了一個名字——泰平。此人宣稱自已是梅茲蒂爾最大的對手。
仿佛受到命運的牽引,他在夜色的掩護下逃離了自已的部落。
一路上,他巧妙地迂回繞行,成功避開了敵人重重的護衛,最終抵達了真正的目的地。
然而,亞歷山大還沒來得及下定決心支持這個人,期望借此在局勢中掀起波瀾,就發現了一份令人意想不到的報告。
原來,泰平所在的部落經過權衡利弊后,竟然提出將他交給梅茨蒂爾,只為換取赫爾瓦蒂人手中的部分土地。
面對這一交易,赫爾瓦蒂酋長神色滿是輕蔑,冷笑著說道:“這個人對我而言毫無價值,你們留著吧。”
顯然,在梅茨蒂爾大獲全勝之后,人們普遍認為泰平已無法對其首領之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這一情況讓亞歷山大心中泛起疑慮,開始重新審視泰平是否值得支持。
畢竟,他既遭到敵人的輕視,又被所謂的“盟友”背叛,這樣的人,能否在權力的博弈中成為可靠的助力,實在讓人難以確定。
亞歷山大深知,有關當地人的問題盤根錯節,短期內難以妥善解決,于是決定暫且將此事擱置一旁,留待日后再做處理。
此時,亞歷山大在普里茲爾的停留已然結束。他率領著軍隊毅然向東進發,心中懷揣著迫切的渴望,想要親眼目睹新征服的封地,探索這片土地所蘊含的奧秘與潛力。
亞歷山大計劃在封地最大的港口城市尋求庇護。那是一個擁有三萬人的定居點,名為米德郡。
這座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經濟繁榮昌盛,是他期待米蘭達夫人處理完普里茲爾行政事務后遷居的理想之地。
亞歷山大打算在這座城市停留一個月。在這段看似短暫卻意義重大的時間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處理諸多事務之中。
深入了解城市的官僚體系成為他的首要任務,他渴望知曉這里的運轉模式,探尋日常事務背后隱藏的規則與奧秘。
他仔細研究這里經營的各類企業,觀察它們如何在市場的浪潮中起伏,從而塑造出城市獨特的經濟脈絡。
城市與周邊鄰居的關系,也成為他關注的焦點,因為這關系到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