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則出在學徒身上。
許多鐵匠手下都有一到三名學徒,有些甚至多達五名或更多。自然而然地,一個問題便擺在了面前——這些學徒該如何安排?
學徒對于鐵匠而言,絕非僅僅是額外的人手,他們是鐵匠不可或缺的助手,是能夠幫助鐵匠打造出高質量、復雜金屬制品的得力幫手。
所有這些以及其他相關問題,在法令頒布后的幾天,由鐵匠行會的代表們一同帶到了亞歷山大面前。他們懷著忐忑的心情,前來拜見亞歷山大,希望能就此事提出抗議。
聽完他們的訴求后,亞歷山大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片刻之后,他緩緩開口,透露了自已的想法:
“首先,我要告知你們,在我的城市里,已然有一千名鐵匠在為我效力。所以,對于你們所面臨的問題,我并非一無所知。”
“倘若你們愿意,完全可以帶著家人以及徒弟們一同前往我的城市。當然,旅途中所需的費用,需要你們自行承擔。”
“而對于那些不想讓家人搬家,或者存在其他阻礙的人,也無需擔憂。我們每個月都會派遣一艘船,將你們工資的一部分送到你們家中。
你們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收發信件!如果這還不夠,我們甚至還會給予你們一定天數的假期,以應對不時之需。我想,這樣的安排已經足夠慷慨了,對吧?”
亞歷山大停下話語,轉身環顧四周,看著眾人臉上各種各樣的表情。
確實,許多人的臉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最初因憤怒和憤慨而漲得通紅,逐漸變得更加蒼白、柔和,仿佛在慢慢地接受這一既定的結果。
他們一開始那充滿豪情壯志的話語——“我們不是奴隸,您不能像對待牲畜一樣,用鏈子拴起來就把我們送走,我的大人!我們是自由人,有權利自由選擇自已想做的事情”,此刻,已然失去了大部分的威懾力。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少數固執的批評者,提及了他們對失去生意的擔憂。
亞歷山大對此只是輕蔑地揮了揮手,不屑地說道:
“哼!什么生意!我已經承諾每月支付你們30維薩,而且是無條件地支付五年。你們不妨想想,這世上還有比這更好的‘生意’嗎?”
“另外……你們擔心生意會失敗,完全是杞人憂天。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的城市里的客戶數量,遠遠超過你們在這里的客戶。你們肯定聽聞過我的城市——贊贊,你們平日里使用的優質鐵礦石,皆產自那里。”
“所以我堅信,與其在這里埋沒你們的才華,不如前往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去施展。而且,一旦你們歸來,憑借在我那里積累的經驗,你們打造出的產品必定會更加精良!”
“倘若你們還是不喜歡這樣的安排……”說到此處,亞歷山大的聲音陡然變得異常堅硬和冰冷,仿佛寒冬的凜冽寒風。
“記住你此刻在與誰對話。我,是你們的領主。你沒有拒絕的權利。倘若你想讓民眾知道,是鐵匠行會激怒了領主,導致他收回三年免稅的承諾,那你大可繼續拒絕!”
在米德郡這座人口僅有三萬的城市里,鐵匠的總數約摸五百人。乍一聽,這個數字或許并不起眼,但細算下來,竟接近城市總人口的百分之二,著實令人咋舌。由此可見,此地無疑是各類金屬制品的核心樞紐,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亞歷山大深知鐵匠群體對于城市發展以及自身領地建設的重要性,故而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一方面,以豐厚的金錢與利益作為誘人的餌食,試圖打動鐵匠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