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區離開后,亞歷山大略過了對中區的游覽,因為這里他早已無比熟悉。他居住于此,他時常祈禱的主要蓋亞神廟坐落于此,他日常工作的參議院大樓也在此地。于是,他將行程轉移到了南部。
在亞歷山大的宏偉規劃之中,中心區的藍圖里,一座體育場的建造計劃熠熠生輝,其設計理念近乎對羅馬斗獸場的精妙復刻。
然而,彼時該工程尚處于“打地基”的初步階段。亞歷山大遠遠眺望,只見工地上工人們正忙于挖掘地基、堆砌柱子,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他稍作停留,目光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施工現場流連片刻后,便轉身邁向南區。
南區,作為一座臨海城市的關鍵區域,宛如城市跳動的經濟脈搏。這里的大部分居民,其生計皆緊緊系于碼頭之上。
碼頭上,照例密密麻麻地停泊著各式各樣的船只,它們猶如忠誠的伙伴,承載著城市的繁榮與希望。
在那些木質船只的周遭,工人們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揮灑著辛勤的汗水。他們的手腳沾滿了泥土與污垢,卻依舊不知疲倦地搬運著貨物。
他們或是用雙手,或是借助起重機,又或是驅使馬拉車,在碼頭與倉庫、馬車之間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貨物的轉移。
許多貨物先被運送至倉庫,而后經由陸路,分發至各個城市;而有時,貨物則直接被裝上馬車,通過大大小小的城門,運往城市之外。
與此同時,部分貨物自然流入了附近的商店。彼時,已至傍晚時分,白日的喧囂尚未完全褪去,許多人剛剛結束一天的勞作,踏上歸途。
此刻的商店,正迎來一天中最為熱鬧的時刻,生意興隆非凡。無論是想給孩子買點吃食,或是為妻子挑選些美味,亦或是與朋友、同事共享美食,各行各業的人們如潮水般涌向各個攤位,使得城市中心瞬間充滿了蓬勃的活力。
這里,無疑是這座城市的主要市場,其規模之大,著實令人驚嘆。西區的店鋪,或許也擁有一批忠實的顧客群體,但終究在各個方面,南市都更勝一籌。
南市的攤位數量遠遠多于西區,猶如繁星密布;商品的選擇更為豐富多樣,仿佛一座無盡的寶藏庫;
庫存充足,宛如一座穩固的堡壘;價格也更為親民,這得益于規模經濟以及與碼頭距離的縮短,運輸成本得以降低,使得這里成為了購物的天堂。
正因如此,諸多獨特的商品,唯有在此處方能尋得,而在城市的其他角落,卻難覓其蹤。
就以糧食為例,在居住區,糧食固然是較為豐富的物品。然而,當家庭主婦們將其與南市的商店相比較時,便會輕易察覺到自身所缺之物甚多。
除卻南市商店供應的各類農產品,還有許多熱情的攤販兜售著異國食材,那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仿佛一首獨特的商業交響曲:
“甜酒嘞!快來買城里頂好的甜酒!每升只要20羅帕爾!用真糖精心釀造!每升只要20羅帕爾。整個城里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實惠的價格啦!”
“魚露哦!選用新鮮鯖魚和錦葵葉精心熬制而成!一罐只要15羅帕爾!!”
“貽貝、海蠣嘞!今兒早上剛從海里捕撈上來的,鮮得很吶!”
“鯖魚、鱘魚還有金槍魚,每公斤只要10羅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