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亞歷山大蒞臨,他自然是以最高的敬意,誠惶誠恐地迎接。
在他身后,還跟著一小隊身著長袖藍色長袍與禮服的俊男美女,宛如一群優雅的仙子與紳士。
他們身上的衣服、鞋子,以及各式各樣的飾品,皆是由“公司發放”,使得整個隨行隊伍顯得光彩照人,頗具氣派。
除了那位身著紅袍的老板,其余眾人皆是亞歷山大的奴隸。
這些奴隸,皆是奴隸販子精心挑選,保證他們擁有出眾的美貌、迷人的魅力以及優雅的舉止,才被亞歷山大買下。
他們之中,許多人甚至與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或許是在貴族家族中失寵,無奈流落至此;有的可能是在殘酷的戰斗中不幸被俘;還有的僅僅是遭遇綁架,命運的軌跡就此改變,就如同艾莉亞一般。
鑒于他們曾經相對崇高的地位,以及如今所展現出的美好態度,亞歷山大仁慈地承諾,只要他們能忠誠服務六年,便給予他們夢寐以求的自由。
不僅如此,在這六年期間,他還會每月給予他們100羅帕爾的豐厚工資,當然,這其中扣除了伙食、衣服、住房、工作服以及一小部分進貨費用。
如此慷慨的條件,也難怪所有的助理都對取悅老板一事滿懷熱忱,迫不及待地想要以各種方式奉承他,殷勤地帶著他參觀商店,竭盡全力希望他至少能記住自已的名字。
無論是身姿婀娜的女子,還是風度翩翩的男子,都仿佛一群渴望得到主人青睞的鳥兒,圍繞在亞歷山大身邊。
亞歷山大卻只是漫不經心地將一些美女那仿佛迫不及待想要被他占有的冷漠目光拋諸腦后,悠然轉過身去,細細查看起店內正在出售的琳瑯滿目的商品。
倘若有人以為這家玻璃店與現代的玻璃店會有幾分相似,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這里絕非普通商家那般,只是簡單隨意地將玻璃制品堆放在貨架或敞開的桌子上展示。
相反,人們更容易將這個地方想象成一家奢華的珠寶店,那些精美的玻璃制品,宛如稀世珍寶般,被單獨陳列在大理石基座之上,放置在如血般鮮艷的紅色天鵝絨上,散發著令人炫目的光芒。
事實上,考慮到它們每件的價值幾乎與等重的黃金不相上下,如此精心的對待倒也無可厚非。
店內,高腳杯、圣餐杯、鏡子、花瓶、小雕像……每個類別都在這巨大的商店里擁有專屬的展示區域。
然而,它們擺放的間距甚遠,使得整個地方顯得空曠而寧靜,宛如一座藝術的殿堂。
店內的桌子、椅子和架子亦是寥寥無幾,這愈發讓此地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博物館,而非尋常的商店。
這一切,皆是亞歷山大有意為之。
他精心設計這家商店,旨在讓每一位踏入其中的人,都仿佛置身于藝術的盛宴,感受到的是藝術品的獨特魅力,而非普通廉價“產品”的平庸。
亞歷山大仿若一位漫步于藝術長廊的鑒賞家,以半圓弧形的路線,從一種產品緩緩移動到另一種產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