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亞歷山大的菜肴,制作方法可能與當地傳統大相徑庭,甚至省略了許多步驟,這讓全國的廚師們都不知該如何下手。
因為他們根本不清楚亞歷山大所要求的究竟是什么。所以,如果沒有他親自示范,廚師們幾乎不可能嘗試制作。
“嗯嗯。或許我該先寫一本食譜,幫助一些廚師真正學會如何制作這些菜肴。”亞歷山大理所當然地想到。
然而,這個想法也存在重大缺陷。正式菜譜的概念,對于大多數廚師來說相當陌生。實際上,大多數菜譜從未被書面記錄下來。大致的基本內容,是由師傅口頭傳授給學徒,然后學徒通過實踐摸索細節。這便是當時的風格。
少數烹飪大師確實記錄下了他們的食譜,但也只是極為寬泛的記錄。
這些并非真正意義上關于如何烹飪食物的詳細說明,而是關于食材及其準備的一般性指南,是主廚對負責莊園食品采購與準備的管家和職員指導內容的一部分,基本上等同于一份購物清單。
或許可以通過一份廚師記錄的芝士蛋糕食譜,來體會這類記錄的晦澀程度:
……
由此可見,這份記錄僅給出了基本的指導方針,解釋空間極大。它基本上是為技藝高超的廚師準備的,他們只需掃一眼,憑借經驗就能知曉后續步驟。
這便是領主們所擁有烹飪書中的確切食譜,也是令其他人為之瘋狂的食譜。亞歷山大不禁擔憂,自已會不會成為這樣的廚師:
收到一本主人剛花數萬羅帕爾買來的食譜,卻被要求精確重現那道菜,結果做出來的卻與原版幾乎毫無相似之處。
但這或許也是大多數貴族家庭至少擁有一道獨特菜肴的原因——它們不過是當地菜肴的些許變體。
至于貴族們對新變體并不感到不快,原因在于,他們大多對此并不介意,畢竟這是他們自幼便習以為常的事情。
而且,即便其中最熱衷美食的人,也從未踏入廚房,親眼目睹食物的制作過程,因此他們或許從未想過,要求廚師讓文本描述更加準確詳盡。在他們眼中,事情向來如此。
行會和廚師們正是利用了這種無知,在一定程度上故意混淆專業烹飪的教學方式。如同所有技藝嫻熟的工匠一樣,廚師和他們的行會熱衷于守護行業秘密,拒絕外人介入,只培養值得信賴的學徒。這是他們控制價格、維持權力的手段。
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在理論上聽起來比在現實中更具影響力。
例如在阿哈德尼亞,大多數烹飪行會成員以及其他受過訓練的廚師,社會地位普遍被認為相當低下,與鐵匠甚至陶工相比,更是低了許多。
因此,他們大多只能經營簡陋的攤位和小旅館,就像亞歷山大在路邊看到的那樣。他們與貴族廚房里的同行相去甚遠,那些同行大多是世代為仆,父親將技藝傳承給兒子。
事實上,在那個極小且特權化的圈子之外,廚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廚師的廚藝實際上相當糟糕!
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并非專業廚師出身,只是在工作過程中邊做邊學。也許他們最初只是廚房里的奴隸或仆人,從事一些雜役工作,通過簡單的觀察,慢慢掌握主廚的技巧。
經過一番深入且周全的思索,亞歷山大最終無奈地決定放棄開辦烹飪學校的想法。他心里明白,自已既缺少能夠擔當教學重任的老師,更缺乏支撐烹飪學校發展的文化土壤。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為人父母者壓根兒就不想把自家兒子送去這樣的地方,他們更傾向于將孩子送往那些更具聲望的機構。而對于女孩和女廚師,歧視現象極為嚴重,她們永遠都不被允許在專業廚房中擔任任何關鍵職位。
這著實令人感到奇怪,畢竟在大眾認知里,烹飪這項工作主要是女性的專長。但亞歷山大猜測,這或許與貴族主廚這一職位所享有的崇高聲譽以及它所擁有的相當大的權力與權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