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許多提比亞斯貴族對于是否要全心全意地臣服于亞歷山大,內心仍在猶豫不決。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或許只是暫時忍辱負重,等待著日后合適的時機,試圖掙脫亞歷山大的統治。
而他們曾經的女王帕提亞夫人,此刻正身處這場微妙局勢的中心。她深知,在這個時候提起這個話題,實在是不合時宜。
亞歷山大也認同帕提亞夫人的顧慮,于是趕忙為她編了一個借口:
“我相信帕提亞夫人只是行事謹慎而已,娜娜津殿下。您也知道,許多地位較低的貴族并不喜歡我們這些新統治者。他們一心只想維持過去的局面。”
“他們中的不少人,甚至試圖團結在提比亞斯王室各支系成員的背后。目前這些團體的規模還很小,暫時還無法對我們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不過,正如帕提亞夫人所說,謹慎行事總歸是對我們有益的。要是首都發生動亂,我可不想再為此與提比亞斯大費周章。”
娜娜津夫人聽聞這個新情報,著實吃了一驚。起初,她甚至很難相信,提比亞斯人竟這么快就開始謀劃“掙扎”。畢竟,距離他們上次遭受沉重打擊,還不到兩年的時間。
當然,這場所謂的“運動”目前還僅僅停留在最基層的階段,不過是人們私下里的竊竊私語罷了……
但即便如此,這也充分體現了提比亞斯人骨子里的那種抗爭精神。這也是亞歷山大在推行一些舉措時,表現得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之一。
而聽到同樣這番話的帕提婭夫人,眼中卻閃過一抹極為隱秘的寒光。相比之下,她更驚訝于亞歷山大竟然知曉這么多內幕。
畢竟,這樣的談話理應是極度機密的,只會在最為安全可靠的地方進行。事實上,就連她自已也僅僅知道有這樣一個抵抗運動存在,對于其成員的具體構成,卻一無所知。
這不禁讓她滿心好奇,亞歷山大究竟是如何獲取這些情報的呢?
答案實際上頗為復雜——這是西奧尼大人和他的兒子西奧尼、一些叛變的貴族,以及卡米烏斯的情報網絡共同協作的成果。
具體情況如下:在菲利普親王身邊任職的西奧尼,察覺到有幾個行為可疑的貴族,試圖與王子會面。
盡管截至目前,他們的勢力還太過弱小,甚至一次都未能見到皇室成員。
更讓他起疑的是,這些貴族中,有許多家族世世代代都屬于保皇派。只不過,此前他們的力量過于薄弱,根本沒有機會直接覲見國王。
但如今,隨著亞歷山大勢力在某些方面逐漸呈現出減弱的態勢,這些原本不起眼的小軍閥,便妄圖填補權力的空缺,很可能期望借此崛起。
西奧尼敏銳地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于是迅速將這份潛在同謀者的名單,發給了自已的父親。
接到這個消息后,在亞歷山大的進一步指示下,狄奧尼大人利用金錢和各種好處,成功賄賂了一些低級貴族,使他們改變立場,進而滲透到這個核心圈子之中。如此一來,亞歷山大便能及時掌握相關動態,對局勢了如指掌。
……
那些急切渴望會見菲利普親王并企圖拉攏他加入自已團體的貴族們,其行為背后顯然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對于他們而言,讓國王的長子投身于自已的事業,就如同捕鯨者捕獲了象征著合法性的白鯨一般,意義非凡。
只可惜,這些貴族實在過于急躁,完全沒有察覺到,盡管他們的行動才剛剛起步,卻已然陷入了如鷹般銳利的監視之下。